2020淮河洪水为什么严重?淮河流域汛情凶猛
央广网阜阳7月21日消息(记者孙冰洁)7月20日8时32分,接国家防总命令,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泄洪,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濛洼蓄洪区启用,滚滚淮河水流向蓄洪区。19日晚至20日晨,濛洼蓄洪区内共2000余名居民完成撤离。
当前雨情水情汛情如何?淮河流域防汛重点难点在哪?记者就此采访了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主任、安徽省气象台台长王东勇。
7月20日,工作人员正对淮河王家坝闸前河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 (图片来源:安徽省气象局)
入汛以来,淮河流域共经历8轮降水
王东勇认为,淮河流域的汛情之所以如此凶猛,与其入汛以来的天气气候状况密不可分。自6月10日以来,淮河流域主雨带南北摆动,先后带来了8轮降水过程,且各轮降水间歇较短。其中,6月12日至18日、6月27日至30日、7月11日至15日以及7月17日至18日,4轮过程较强,累计雨量较大。
截至7月21日18时,淮河流域中南部大部分地区累计雨量为400至800毫米,其中大别山区超过800毫米,最大累计雨量出现在金寨站,达1134.3毫米。
与历史同期相比,淮河上中游以南、浍河中上游、沂沭泗南部及里下河大部,累计雨量较常年偏多1至3倍。整个淮河流域平均雨量达36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超6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3多,仅次于2003年(435.8毫米)、2007年(394.8毫米)。
雨期长、极端性强、旱涝急转
总结入汛以来淮河流域的天气气候特点,王东勇认为,首先是流域雨期长,降水日数多。从6月10日开始,淮河流域进入降水集中期。截至7月21日,流域雨期长达42天,较常年偏长20天,为历史第5位。
其次,降水极端性强,多地创历史极值。金寨(309.5毫米)、六安(290毫米)特大暴雨分别创本站日雨量历史极值。持续降水和阶段性强降水致使淮河水位不断上涨,防汛形势严峻。
此外,汛前流域旱情严重,入汛后出现旱涝急转。据他介绍,今年入汛前(5月1日至6月9日),淮河流域高温天气频发,流域西部和沿淮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少5至9成,高温少雨导致严重气象干旱。入汛后,淮河流域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旱涝急转,水位快速上涨,水库蓄水趋于饱和。
暴雨洪水——淮河流域防汛的重心
与其他流域相比,王东勇认为淮河防汛主要压力来自暴雨洪水。支流多、整体两头翘、上游落差大、中游河道窄、主汛期暴雨频繁是淮河防汛的主要特点。
从气象条件看,淮河大面积洪水往往源自梅雨期长、大范围暴雨长时间持续。
“这导致干支流洪水相遇,使淮河沿线长期处于高水位状态。”王东勇说。
从地理地形条件看,淮河流域也极具特殊性,其关注重点就在王家坝。
据王东勇介绍,王家坝闸以上至源头为淮河上游,落差达178米,占淮河总落差200米的90%,上游坡陡水急,洪水直冲王家坝,使王家坝遭受巨大的抗洪压力。王家坝闸以下至江苏洪泽湖三河闸的490公里为淮河中游,落差仅16米,河道坡降平缓,狭窄弯曲,宣泄不畅,洪水难以迅速流向下游。
而三河闸以下至淮河入长江口三江营的146公里为淮河下游,落差仅6米,其所在的洪泽湖由于黄河曾夺淮河河道,多年泥沙淤积,湖底已经高于淮河河床底,形成“地上湖”,洪水越到下游流速越缓慢。
针对王家坝闸这一淮河汛情的“风向标”,王东勇表示,近几年安徽省气象部门已着重提升监测预报服务能力,建成了淮河王家坝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集成了卫星、雷达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并具备王家坝周边及淮河上游地区实况雨情水情信息、历史资料查询,以及未来7天天气预报等功能。
此外,整个淮河流域气象中心及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气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了淮河流域水文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已建成由1321个乡镇自动气象站、2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风廓线雷达、2个风云卫星直收站组成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可实现四省34部雷达、9000余个自动气象站等实况数据的汇聚、质控和集中监控。
而在流域四省共同努力下,目前建成的淮河流域暴雨洪水预警系统、干旱监测预警系统及卫星遥感业务系统等,可实现流域水文气象信息汇集处理、实时雨情水情监测、精细化面雨量预报、洪水风险预警及气候影响评价等功能,以保障淮河安澜,做好防汛减灾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