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野战防空迎来“新面孔”
M-SHORAD野战防空系统
5月初,美陆军驻德国安斯巴赫第4防空炮兵团第5营开始接收首批M-SHORAD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这是一种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作战的野战防空系统,基于“斯崔克”8×8轮式装甲车发展而来,未来将全面替换老旧的“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承担战场前沿低层防空重任。这也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陆军首次迎来野战防空系统“新面孔”。
尴尬的野战防空
野战防空是相对要地防空而言的,主要是指军队在野战条件下进行有组织的防空作战。绝大多数国家都高度重视野战防空,将其作为合成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可伴随机械化部队高速行军的机动式防空系统,有效保障地面部队作战行动。
长期以来,美陆军在野战防空领域发展滞后,几乎放弃中高空防御,仅在低空近程防空武器上有所投入,装备型号少、规模小且性能一般。究其原因,美军拥有一支较强的空中力量,在战场上可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使得陆军对野战防空装备需求不高。尽管如此,冷战期间在苏联空军的威胁下,美陆军曾研制并装备几种自行高炮和近程地空导弹系统。如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炮、“火神”6管20毫米加特林自行高炮和“小槲树”近程地空导弹系统等。这些早期的野战防空系统均采用越野性能较好的履带式底盘,且具备一定的装甲防护能力。
20世纪70年代,为替代这些早期的野战防空系统,美陆军又先后研制了“约克中士”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炮和M1 AGDS野战防空系统。这是两款较先进的野战防空装备,前者拥有封闭式炮塔和全天候雷达系统,且采用主战坦克底盘,但因技术难度太高很快夭折。后者首次采用“弹炮合一”设计理念,可没等造出实体车,冷战已结束,在一片裁军呼声中,该项目下马。
新型野战防空系统尚未研制出来,旧的已面临淘汰。为避免出现装备“真空”,美陆军退而求其次,以列装不久的FIM-92“毒刺”地空导弹为基础,研制出“复仇者”前沿区域防空系统。与上一代野战防空系统相比,“复仇者”堪称简陋,相当于在“悍马”越野车上搭载8枚“毒刺”地空导弹和一挺近防机枪,越野速度跟不上主战坦克,且毫无装甲防护能力。装备部队后,美军地面部队一旦遭遇空中威胁,仍习惯呼叫空中支援。
重构野战防空系统
近年来,随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美军面临的无人机、简易火箭弹等威胁越来越严重,美陆军不得不重视地面防空能力建设,重新构建野战防空系统。
2018年,美陆军启动M-SHORAD项目,计划研制一种机动式野战防空系统,为旅级战斗队提供针对无人机、旋翼/固定翼飞机、火箭弹和迫击炮弹等的野战伴随防空能力。项目一经提出,吸引了不少军工巨头参与竞标。最终,美陆军选中意大利雷昂纳多公司的设计方案。2020年10月,美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获得一份价值约12亿美元的合同,将意大利人设计的防空炮塔集成到“斯崔克”装甲车底盘上,为美陆军生产M-SHORAD野战防空系统。
并未有明显改善
M-SHORAD野战防空系统以“斯崔克”装甲车为载车,配备综合防空炮塔。其中,炮塔中央是一门30毫米M230机关炮和一艇7.62毫米M240并列机枪,主要用于战车自卫。防空武器是一套四联装“毒刺”红外制导地空导弹和一套两联装“长弓地狱火”毫米波反坦克导弹,分别位于炮塔左右两侧。
“毒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此后经过不断升级,如加装红外导引头和数据链等,主要用于打击无人机等“低慢小”空中目标,但射程近,对抗高速、高机动性目标能力有限。“地狱火”是美军装备的一种重型反坦克导弹,“长弓地狱火”是其深度改进型,最大特点是换装了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可主动寻的,具备“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打击能力,可拦截火箭弹、迫击炮弹和无人机等。该导弹射程11千米,速度达1.3马赫,由于采用反坦克导弹弹体,其机动性不足,仅能拦截固定轨迹目标。
除“毒刺”和“长弓地狱火”外,美陆军还在为M-SHORAD野战防空系统开发更多导弹。如洛-马公司正研制的“未来拦截导弹”。该弹长1.8米,弹径127毫米,比“长弓地狱火”射程更远,能拦截具备高速、高机动性的空中目标。另外,该导弹采用增强型动能杀伤战斗部,并通过大量微型侧推火箭发动机对导弹飞行姿态进行快速调整,因此机动性较强,能有效应对传统和非传统空中威胁。
与简陋的“复仇者”不同,M-SHORAD野战防空系统炮塔上有一套综合光电传感系统,用于目标捕获和态势感知。车体上部四周还布置有4台小型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与传统自行高炮顶部旋转的雷达相比,这种雷达没有复杂沉重的旋转结构,适合安装在搭载能力不强的轮式装甲车上。缺点是安装高度较低,探测距离有限且存在探测盲区。
总体来看,M-SHORAD 野战防空系统凭借“斯崔克”装甲车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和一定的防护能力,能伴随美陆军旅级战斗队遂行野战防空作战,也能作为基地防御体系一环进行要地防空作战。然而,与俄军完善的全空域野战防空体系相比,美陆军野战防空装备体系并未有明显改善,在“未来拦截导弹”服役前,仅能应对低烈度空中威胁。(张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