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重掌阿富汗已是定局吗?七问复杂焦灼的阿富汗局势
随着美国接近完成从阿富汗的撤军,这个坐落在亚洲心脏地区的国家面临的局势也越来越焦灼、复杂:暴力与混乱的上升,大国在地缘政治下的角力,不确定性极大的前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7月12日至16日对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并出席“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外长会议。
作为一个在中亚有着重要地缘利益的国家,许多中国人不禁产生了许多疑问:塔利班会重新在阿富汗建立一个像上世纪末那样的原教旨主义极端政权吗?阿富汗当下的局势会影响到中国新疆吗?如何看待日前塔利班有关“阻止‘东伊运’进入阿富汗”“欢迎中国前往投资”的表态?针对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
环球时报:您怎么判断阿富汗的局势发展?从目前战事发展来看,塔利班重新在阿富汗掌权真的已成“定局”吗?
钱峰:塔利班重新掌权只是阿富汗局势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或说是一种假设,面临很多变数。
首先,尽管塔利班对外宣称控制阿富汗85%的领土,但这一单方面宣称的真实性尚待证实。即使这一数字是真实的,塔利班控制和影响的区域也主要集中在广大乡村地区,没有主要城市。这一情况已并非一天两天,早在十年前北约军队占据绝对优势时,就有评估认为,塔利班的势力仍控制阿富汗70%的领土。
其次,我们现在看到的阿富汗战场形势报道,大部分是单方面报道塔利班攻势如虹,有关政府军的声音不多,但阿政府军并非像外界所想的那样不堪一击。事实上,最近几年驻阿美军早已不参加对塔利班的地面作战,战事基本就是在阿富汗政府军和塔利班双方之间展开。政府军除数量庞大外,也有一些特种力量,战斗力普遍不错,而且还有塔利班不具备的空军部队。
此外,国际社会也正在加强对阿富汗的劝和力度。各国的共同认知是,阿富汗各派力量均需遵守联合国2513号决议,即“阿富汗问题没有军事解决方案”。倘若塔利班一味武力夺权,很难得到国际社会和周边国家的支持。
第四,即使是在25年前,塔利班也未能统一阿富汗全境,这反映出塔利班主要代表的是部分普什图人的利益,而阿富汗各民族、部族恩怨历史非常复杂,很多部族都有自己的武装势力,这些都会成为阿富汗局势的变数。
从目前来看,阿富汗局势向“打打停停”“边打边谈”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政府军和塔利班都有和谈的意愿:塔利班很清楚,重新上演当年武力夺权的那一幕可能性不大;而喀布尔政府也知道,美军在时,尚难清剿塔利班,美军撤军后,战场上获胜则更加困难。这是促使双方走向和谈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双方的立场差距又太过巨大,多哈协议达成后,双方在释放囚犯的问题上陷入僵局,这导致和谈也面临极多困难。
在上述情况下,要解决阿富汗问题,不仅政府军和塔利班双方均需拿出极大的政治智慧,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也离不开国际社会更大的劝和促谈的努力。
环球时报:阿富汗再次出现一个上世纪末那样的极端原教旨主义政权的可能性有多大?
钱峰:即使塔利班在阿富汗再度掌权,要重建一个像二十多年那样的、具有原教旨主义性质的“伊斯兰酋长国”政权,恢复教法统治,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一方面,二十多年过去了,阿富汗社会和民众和当年已经不同了;另一方面,在这个议题上,国际社会各方力量的态度和立场是高度一致的。
环球时报:塔利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在很多人印象中,塔利班是一个恐怖组织或极端宗教组织,或者是山里的游击队;但另一方面,现在塔利班在多哈有办事处、发言人,和中、美等大国也谈判或接触,这与前述形象又有一定偏差。在过去数年中,塔利班的性质发生过改变吗?
钱峰:首先需要明确,我们谈论的是阿富汗塔利班,而非巴基斯坦塔利班。很多人经常搞混阿塔和巴塔。两者虽然有一定关联,却是两个性质不同、政治目的不同、且相互独立的组织——阿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阿富汗重新执政,而巴塔的主要目的是打击巴基斯坦政府,且不分军人、平民无差别攻击。
对于阿富汗塔利班,中国和国际社会许多国家一样,从未认定它是一个恐怖组织,而是把它视作一个曾经掌握过阿富汗全国性政权的、代表着部分普什图人(阿富汗最大民族)政治主张和利益的、原教旨宗教色彩较强的激进组织。
随着阿富汗局势的变化,大多数国家越来越把塔利班视为影响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基于过去二十年中时局的变化,塔利班自身的原教旨激进政策也出现慢慢向温和务实方向转变的趋势,以求得国内外更多认可。
比如在2019年多哈会议时,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代表曾就女性着装问题进行接触,当时塔利班的表态是,未来阿富汗妇女可戴头巾,无需再穿着那种从头到脚的黑色罩袍。此外,有一些报道显示,近年来在塔利班控制的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和以前不太一样的政策,比如有部分妇女可以接受教育。
在过去这些年,中、美等大国均和塔利班有公开联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阿富汗和平与民族和解,并推动塔利班以温和的方式回归政治主流。
环球时报:塔利班最近频频发声,向多个大国“释放善意”。您怎么理解塔利班最近的表态?塔利班是否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峰:塔利班此举旨在释放善意,获得更多国际力量的理解和支持,以便赢得更多和喀布尔政府谈判的筹码。
中、美等大国已把塔利班视为阿富汗国家和平和解中至关重要的力量,纷纷在和塔利班加强接触。不过,对于塔利班的承诺,国际社会普遍采取的态度是:听其言,观其行。
环球时报:具体来说,塔利班承诺,将不允许“东伊运”等恐怖组织在该国训练、筹资和发动对华袭击。这和塔利班此前对“东伊运”的态度有区别吗?塔利班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在实际上阻止“东伊运”等组织进入阿富汗?
钱峰:在2001年以前,有“东伊运”分子流窜到塔利班掌权下的阿富汗,或在“基地”组织的庇护下在阿富汗训练、从事反华活动;阿富汗战争开始后,也有“东伊运”分子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部落区活动。在打击“东伊运”上,现在的喀布尔政府态度非常积极,但由于自身力量有限,所以时常力有不逮。
而对于塔利班来说,在过去这些年中,塔利班高层并未有收容“东伊运”反对中国的政策框架,但由于“东伊运”分子持续抹黑中国新疆的状况,塔利班内部的确存在一些对“东伊运”同情和支持的声音。
“东伊运”过去这些年在阿富汗有生存空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阿富汗各派势力林立,塔利班也比较分散,不是一个严密清晰的组织,很多高层并不在阿富汗境内,其管控下属派别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因此一些派别和分支收留了“东伊运”分子。
二是“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存在,“伊斯兰国”和“东伊运”分子沆瀣一气,他们的目的是希望让“东伊运”成为其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前线的“炮灰”。
三是阿富汗有广大部落地区,政府管控能力很弱,漏洞极多,一些部族秉持千百年来的古老传统,“只要有外人来投靠,接受你的庇护,必须无条件接纳”,因此收容了一部分“东伊运”分子。
未来,如果阿富汗能够实现政治形势稳定,无论谁是阿富汗政府,继续进行反恐斗争都是它的国际责任,也是未来中阿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政治稳定的大环境下,阻止“东伊运”进入阿富汗领土也是可能实现的。
环球时报:目前阿富汗局势的发展对我国新疆地区有什么影响?
钱峰:阿富汗局势动荡对中国新疆地区最突出的威胁主要有两个:一是恐怖主义,二是毒品泛滥。未来如果动荡持续,以上两个威胁可能会增大,这将是中国不愿看到并要坚决反对的。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中国与阿富汗交界的瓦罕走廊地势险恶,人迹罕至,处在和中国边界的部分大约只有90公里,从技术上“把门堵好”并不困难。
阿富汗局势外溢,中国主要需要防范的不是风险从中阿边境渗透到新疆地区,而是阿富汗的动荡向北外溢到中亚国家,向南外溢到巴基斯坦等国家,然后再波及到中国,这种可能性是现实存在并在增大的。
此次王毅国务委员访问中亚三国,包括此前主持“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正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这也进一步说明,阿富汗局势不仅是阿富汗本国的问题,而事关地区稳定,需要加强国际合力为局势降温。
环球时报:能否介绍一下围绕阿富汗的大国博弈情况?中、美、俄、印等大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利益和“抓手”都是什么?
钱峰:阿富汗地处四方之地,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中、美、俄、印等大国,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等也都是能对局势产生影响的重要利益攸关方。
对俄罗斯而言,阿富汗具有重要的地缘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俄罗斯反恐和反毒斗争的成败——俄罗斯认为自己国内恐怖主义主要来自于北高加索地区,受阿富汗外因影响明显——这和中国的立场与利益具有一致性。因此,美国撤军后,俄罗斯对阿富汗的介入力度比此前加大了很多。
对印度而言,它把阿富汗视为“战略延长线、安全稳定器、力量放大器”:首先,阿富汗是可以从西、北方向向巴基斯坦实施包围的“延长线”;其次,来自西北方向的安全威胁从历史上一直是影响印度安全的最大因素,因此,印度需要最大程度确保阿富汗不能成为反印势力的避风港;第三,印度希望借助和阿富汗的联通扩大自身战略影响力。
因此,在过去二十年中,印度对阿富汗的累计援助达到了将近30亿美元,和喀布尔政府、阿富汗民间,包括地方领导人的关系都发展得不错。不过,印度与塔利班长年交恶,如果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在印度看来,将意味着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影响力增强,这是印度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印度现在比较着急,不得不尝试恢复同塔利班的接触。
至于美国,它在阿富汗苦心经营二十年,撤军之后,其对阿富汗的影响力毫无疑问会在短期内明显下降,未来再恢复也比较困难。不过,美国也不会完全放弃对阿富汗事务的介入,未来可能会借反恐等由头继续施加影响,比如以反恐名义扩大在南亚国家的军事存在。
中国现在对阿富汗局势采取的是一种“建设性介入”的立场。作为阿富汗的最大邻国,中国有与阿富汗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强烈政治意愿,而塔利班对中国参与阿富汗重建和投资的邀请也展现出,无论未来阿富汗政治结构如何,都有和中国发展关系、改善自身经济社会基础的需求。
然而,鉴于目前阿富汗的政治和安全局势,中国短期内没有派军事人员填补美军留下的所谓“真空”或现在就开始大规模在该国投资的紧迫需求,这两个选项也都是不现实的。(记者 白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