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冷战遗孽”北约|热衷集团对抗的变态思维
仔细回顾北约成立与扩张的历史经纬,不难看出这一组织自始就是一个由美国拉帮结伙结成的小圈子,为的是在冷战中搞集团对抗。如今冷战已经结束30余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了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仍在不断鼓吹集团对抗。“冷战的遗孽”正在全球策动“新冷战”。
延续冷战思维
冷战初期,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2国于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若遭到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这些国家由此形成军事联盟。面对来自北约的压力,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而在欧洲形成两大集团对立的局面。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人们本以为北约也会与华约一样退出历史舞台,更安全的欧洲秩序和世界秩序即将到来。但出人意料的是,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不断扩张。冷战40余年中,北约仅吸收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和西班牙4国。而苏联解体后,北约陆续吸纳十多个国家,目前成员国已达30个。
北约号称坚持“门户开放”政策,但北约的所谓“门户开放”存在种种复杂标准,其中一些标准模棱两可,比如政治经济条件和北约成员国相似、有意愿为北约军事做贡献等。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一篇报告道出了实情:北约的“门户开放”政策是面向那些“听信美国及其盟友话语的国家”。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中实际掌握话语权的是美国,只有认同所谓“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国家才能得到美国批准加入北约。这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俄罗斯曾提出加入北约被拒就是例证。
热衷制造对抗
北约内部在冷战结束后对其存续和战略目标也有不小的争论,但北约通过多次更新其战略概念阐释其存在意义,对冲了内部的“离心力”。审视北约这些战略概念的演变,不难看出其核心就是持续不断地塑造新的敌人并与之对抗。
1991年,北约罗马峰会通过《联盟的新战略概念》。由于苏联的威胁已经消失,考虑到当年海湾战争的因素,北约把有关应对威胁的表述宽泛化,内容涵盖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国际危机事件。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战略概念中又添加了处理地区危机的职能。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反恐成为全球热点。北约在几年后更新战略概念时又添加了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内容。
2021年,北约抛出新的战略概念“北约2030年议程”,在将俄罗斯列为主要对手的同时炒作“中国威胁”,宣称要减少各成员国在威胁认知上的差异,要加强政治融合。
可以看到,北约的目光早已不再局限于欧洲范围,它的黑手越伸越长,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到眼下的俄乌冲突乃至“印太地区”,北约不断鼓噪威胁和对抗。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罗伯特·韦德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写道,渲染外部敌人的威胁,实际上是为了黏合北约内部成员。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一再为乌克兰局势“火上浇油”,促使俄乌冲突升级,目的之一就是迫使欧洲抛开在北约战略概念上的分歧,加强欧洲与美国的政策捆绑,这样自然就能消解北约冷战以来的“身份危机”。德国《商报》评论,这场冲突对“脑死亡”的北约起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
违背历史潮流
一些媒体和分析人士指出,北约作为冷战产物,秉承过时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搞集团对抗,追求“绝对安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包括在俄乌冲突中的“拱火”行为,北约的所作所为毒害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全隐患,违背广大发展中国家意愿。
美国《外交官》杂志指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应对乌克兰危机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有着明显分歧,“这些国家的态度反映了对加剧地缘政治对抗做法的警惕”。
拉丁美洲新闻社评论,俄乌局势紧张时北约和七国集团召开峰会,北约谈论武器,七国集团甚至没有停下来看看通胀水平、失业率、新冠疫情以及世界各地的大量难民。在布鲁塞尔,他们只谈论火药,而不是食品或药品。
挪威东南大学教授、《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编辑格伦·迪森发表的分析文章认为,世界正向多极时代转变,北约却自我定义为一个“永恒的力量”。在北约霸权的语境下,入侵成了人道主义干预,政变成了民主革命,而颠覆政权成了促进民主,炮舰外交成了航行自由,酷刑成了强化审讯技巧,势力范围成了一批治理有方的国家,军事集团扩张成了欧洲一体化,支配成了从实力地位进行谈判,清除乌克兰媒体和政治反对派成了捍卫民主防止俄罗斯发动混合战争,而俄罗斯要求北约保证不搞扩张主义则成了侵犯民主与主权。(来源:新华社 记者张远 邓仙来)
标签:
责任编辑:王贵溪 审校:李立宇
相关新闻
波罗的海三国呼吁北约加强军事部署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22日呼吁北约加强在三国的军事部署,以提升集体防务能力。 波罗的海国家部长理事会会议当天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三国总理就加强波罗的海地区安全、三国防务合作、能源安全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三国总理在会议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为防止任何外部入侵,波罗的海三国有必要采取现代前沿防御,为此需要部署更大规模...
“不重视中国,就无法预测未来”西班牙《对外政策》双月刊网站4月18日发表题为《欧盟-中国向量:如何避免新冷战》的文章,作者为伊万·加西亚·德尔布兰科和哈维·洛佩斯。全文摘编如下: 如果欧盟想成为有效的地缘政治玩家,就必须学会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世界。自最近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旧大陆”上的人口已经从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变成仅占约5%。在追求捍卫合法利益和价值观的现实和同理心的实践中...
美国一边“下大棋”,一边怕普京动真格?顿巴斯局势高度紧绷之际,谁会出现在基辅?近日,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已初步讨论,拟向乌克兰派遣一名高级官员。可能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防长奥斯汀,也可能是总统拜登本人。 如果拜登亲自出马前往乌克兰,必将是大事件。且不论安保怎么处理、行程如何安排,对俄罗斯和乌克...
美学者批美“双标”:中所签协议是威胁,乌克兰和北约就不是了?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就俄乌冲突发表自己的观点。他批评西方目前的所作所为无法解决问题,只会加深乌克兰乃至全球经济的痛苦,并以所罗门群岛与中国草签安全协议为例,揭露美国的“双标”。 当被问及是否支持芬兰等国加入北约时,萨克斯直言这种做法“鲁莽且挑衅”。他认...
法德正“与美国拉开距离”:马克龙拒绝跟风访基辅,德国人不愿“为自由受冻”“如果当选,法国将再次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总统候选人、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13日在记者会上的这番话震惊了西方。尽管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尚未开始,但另一名候选人、现任总统马克龙此前也曾说过“北约已脑死亡”。在俄乌冲突上,美欧表面上宣称将团结一致对付俄罗斯,但人们发现,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大国似乎正在“与美国拉开距离”。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