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点赞战“疫”中中国“平民英雄”:展现非凡勇气
图为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重症ICU病房内,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和医护人员共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鲜 敢 王皓宇摄
病房里,医护人员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夜以继日地悉心救治病人;社区内,志愿者忙着搬运、接送,为收到的每一份求助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街上,快递小哥驾驶着装满生活物资的摩托车疾驰而过;家中,无数人开始“宅居”生活,既为保护自己,也为保护别人……
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他们是儿子、丈夫、父亲。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他们成为英勇无畏的战士,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其实,这些最勇敢的人就是最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如今,平民英雄们平凡却闪光的身影,赢得世界的注目与点赞。
“那里的医生很勇敢”
疫情突如其来,“白衣战士”临危受命。抗击疫情的“冲锋号”吹响后,中国各地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上前线。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逆行”声影,一张张布满勒痕的面孔,让中国人泪流满面,也牵动着世界的目光。
拉美社报道称,随着这场战“疫”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冲上一线。他们每天穿着防护服,长时间坚守在岗位上,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中国多家媒体发布的照片显示,许多医护人员都筋疲力尽,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了印痕。
“那里的医生很勇敢。”俄罗斯卫星新闻网引述一名留在武汉的伊朗人辛那·卡拉米的话称。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日前也在社交媒体发文,为中国的白衣“逆行者”点赞:“医护工作者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英雄。”
美国波士顿大学国家新发传染病实验室主任罗纳德·科利与该校医学和国际卫生教授吉罗德·库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中国医护人员甘愿承受超常压力,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需要为患者、为国家、为世界提供帮助,全球公共卫生界和科学界都认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十分关键,感谢他们的专业精神,“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帕尔维兹·达夫拉特佐达也赞扬中国医护工作者坚守岗位、积极作为的表现:“塔吉克医学家阿维森纳曾对医生的职业素质给予了敏捷、细腻、智慧和果断等独到的评价。在我看来,中国医护工作者所表现的勇敢和业务能力正是这些优秀素质的最好体现。”
“我们看见了中国医护人员的照片,他们全力抢救病人,表现出崇高的奉献精神。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团结有序。你们一定能战胜疫情!”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旅游委员会中国事务首席顾问斐晋·亚历山大说。
毛里求斯留学生扬蒂·纳雷多在看了许多有关中国医务工作者的新闻报道后,感动地说:“我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一直坚守岗位,努力帮助患者重获健康。中国必将向世界证明,疫情过后,中国会更加强大。”
“团结一致,就有希望”
“白衣战士”们在防疫一线与病毒勇敢作战,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些平凡的身影,在默默奔忙。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刊文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武汉,涌现出新一代志愿者。比如,一名当地的酒吧老板,听说医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呼吁社会捐赠补给品,便和一群朋友筹集资金四处采购口罩,并开车将物资送往医院。还有一些年轻人努力的范围更广,他们与遍布世界各地的朋友和校友建立起物流供应链,为医院捐赠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及其他急需装备。
文章指出,在疫情暴发的背景下,武汉的普通民众纷纷挺身而出。对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采取志愿行动几乎出于本能,“只是想这是我需要去做的事”。
“武汉——位于中国疫情暴发中心的城市——仍在封锁之中,但成群的志愿者投身进来,帮助把病人送往医院,并为无法乘坐交通工具的医务人员提供出租车服务。”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日前也采访了一名武汉的志愿者,请他讲述当这座城市的正常生活“暂停”之际,志愿者网络如何应运而生。这名志愿者说:“我认为许多武汉人都跟我一样,热心、勇敢。在这个困难时期,我们团结一致,互相照顾,这就有希望。”
还有一群“逆行者”,同样穿梭在城市空旷冷清的大街小巷,吸引了外媒关注的目光。
法新社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驰而过的中国“外卖大军”被誉为保障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英雄”,让“宅”在家中的民众有饭吃、有货囤。
路透社将快递小哥称作支撑起中国“宅经济”的重要群体,指出正是数以千计的中国快递员,保证了物资能够运送到很多隔离在家的居民手中。
“为每一个中国人点赞”
疫情发生以来,许许多多中国民众开始了“宅生活”,用另一种方式抗击疫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在造访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时表示:“我要向所有目前生活在中国的人、那些无法过上正常生活的人表达感激之情”,“他们正在为全人类做出贡献”。
生活在杭州的俄罗斯人唐曦兰,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中国普通民众如何参与抗疫。她注意到,在全国各地医护人员迅速加入“战斗”的同时,民众响应政府呼吁待在家中,组织和个人纷纷自发捐款。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体现的团结和勇气令我印象深刻,并让我深深感动。在我看来,这就是这个国家的力量和魅力所在。”唐曦兰说。
还有不少外国民众与唐曦兰一样,因为学习或工作来到中国,并在疫情期间选择留下。这段特别的经历让他们对身边的中国民众产生更多敬意,也因此对中国取得抗疫胜利更有信心。
一名身在北京的荷兰网友在网上留言称:“出门时你会看到,每一个普通人都自觉佩戴口罩,社区、超市等地都有专人登记出入、测量体温。这只是中国抗击疫情努力的一个缩影。这些负责任的举措让我感到十分安心,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点赞。”
“疫情发生以来,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过程中展现出的非凡韧性。他们没有抱怨,而是努力寻找解决和应对方案,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我相信这场危机只会让这个国家更加团结、更加强大。”北京外国语大学法籍教师王钰花在目睹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抗击疫情所作的不懈努力后,在媒体上撰文为中国加油鼓劲。
中国民众面对疫情的乐观,同样给外媒留下深刻印象。
美联社在报道中讲述了疫情期间,一对广东汕头的夫妇“宅”在家中,为孩子重现自己儿时的游戏;一名湖北宜昌的女性网友拍摄视频,通过营造环境,假想自己正在海滩度假;一些住在武汉高层公寓楼里的居民,在精神上“聚”到一起,站在各自家中的阳台和窗口高唱国歌。报道引述一名中国网友的话称:“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很紧张,自发地待在家中。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疫情。”
“中国的老百姓向来极具韧性。”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在采访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多地民众疫情之下的日常生活后表示,在中国各地,人们都在寻找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方式来应对这场健康危机。大多数中国人都在用极其坚忍的态度、务实的做法和长期的乐观心态应对这一突发事件。(本报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3月09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