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送你一份避雷指南
虎嗅注:新旧交替时出预测,算是虎嗅的惯例了,尽管在 “黑天鹅”频频现身的当下,未来 “打脸”的风险也是陡然高增,但我们依然决定交出这样一份清单。与往年不一样的是,除了邀请虎嗅作者朋友之外,今年的这份清单主要由虎嗅Pro会员团队承包。在过去一年里,我们试图为会员朋友提供一套更有体系的、结构化的、有质量的分析,帮助投资者或商务人士准确把脉每一家新经济公司价值、护城河与痛点。如果您感兴趣,可以上虎嗅APP上了解一二。题图来自:图虫创意。
今天的这份预测清单,分为扫雷榜与种草榜,主要覆盖了技术与消费两大领域,而这也是虎嗅面向未来十年的两条内容主线。不过,预测嘛,不免挂一漏万,我们也欢迎读者们在评论区留下你们对2020年的产业走势看法,又或者是单纯的祝福。
欢迎来到21世纪20年代,祝你新年快乐。
扫雷榜
美团买菜:锤炼供应链,快不起来
完成了从团购到外卖的接棒后,美团需要寻找下一个“再造美团”的潜力业务。目前,被寄予厚望的是美团买菜。
2019年1月,曾执掌酒旅业务的高级副总裁陈亮坐镇,在上海测试买菜业务,9月后在全北京扩张,11月又进驻深圳、武汉,拓展速度明显加快。
那美团买菜会成为美团新的增长点么?有可能,但有难度。
其一,美团的优势是即时配送网络,但在生鲜行业核心——供应链搭建——上并不占优势。
美团买菜供应链来自此前的小象生鲜,它于2018年5月在北京开出首店,之后进入无锡、常州,但目前只剩下两家店。小象生鲜发展时间短,体量小,所以美团需要时间锤炼供应链。
其二,下沉难度大。
生鲜亏损的原因在于,一是运输和保存过程中损耗高,二是冷链投入大,三是品质不稳定。行业玩家们要赚钱,要么做规模,从供应链上赚钱,比如永辉超市;要么提高客单价,比如盒马。
前者需要时间,后者不适用下沉市场。美团显然不会只想做一个区域生鲜电商,但下沉市场要怎么做?前置仓不是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前置仓虽然降低门店成本,但增加了配送和流量成本。无论叮咚买菜还是每日优鲜,主要客群依旧还停留在一线城市。
其三,生鲜品类难以快速复制。生鲜品类复杂,各个地区用户喜好不同,供应链区域特征明显,跨区域扩张难度大。
买菜能否成为美团新增长点待看,但随着巨头的进入竞争加剧,以及资本大环境的悲观,不能自身造血的生鲜电商在2020年面临生死挑战。
蔚来:奇迹不来,未来难捱
2019年,中概股最受关注的不是阿里、百度、携程这些“老炮儿”,而是拼多多、蔚来、瑞幸咖啡这三位“新人”。从放出上市消息开始,人们对这三家公司的争论就没有停止。每发一次季报/年报,舆论或“捧”或“贬”、泾渭分明,几乎没有“骑墙”的。
古话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共识永远稀缺”。例如某种商业模式,有人说好必然有人说不好。总体而言,成为争论话题对股价的影响偏正面。
然而,蔚来却没有享受成为明星的“福利”。
2018年9月12日,蔚来(NYSE: NIO)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6.26美元。2019年12月20日,蔚来收盘为2.69美元,较发行价下降57.02%,市值28.3亿美元。尽管在刚刚发布的Q3财报后,盘中一度大涨100%。
然而,除非出现奇迹,蔚来亏损的现状依旧难以逆转,2020年将是水落石出的一年,正如2017年之于乐视网。
首先是交付。截至2019年11月底,蔚来累计交付1.74万辆,其中11月交付2528辆。ES8未老先衰,累计交付不到2万辆,目前月销量跌到百位数。一款燃油车累计销售20万辆都赚不回研发成本,电动车或许有些不同,估计盈亏平衡点在10万辆以上。
燃油车企,如果连续几款新车“扑街”,足以让公司由盛转衰、一蹶不振。ES6销售势头尚可,却没有2018年ES8面市时的火爆。假如ES6又没能“回本”,再试下去的资源在哪里?投资人的信心、耐心,市场环境(补贴退坡、特斯拉压境、燃油车企纷纷发力电动车),能支撑到蔚来推出一款真正成功的车型?
其次是销售费用及售后维护费用。蔚来市场费用“感人”,几乎与销售收入相当,每星期市场费用约1.2亿。可以说蔚来车主的超高满意度是“海底捞式”服务换来的。
为了维持交付数量,蔚来售后服务继续“加码”—— 在原有的终身免费质保服务之上,还将为所有ES6、ES8的首任车主提供终身免费换电。蔚来公关负责人称:每天1000名用户使用换电服务,运营成本增加5万元。该说辞完全不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
最后是资金压力。截至2019年9月30日,蔚来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等)约为70亿元,相比2018年末的121.7亿元少了50多亿。9个月蒸发四成,而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达到89.6亿元。
2018年末,蔚来的净流动资产——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还有35.8亿。而半年后的2019年9月末,净流动资产接近负20亿,蔚来的营运资本已经枯竭。除非获得巨额投资,2020年蔚来将走上“乐视之路”。
拼多多:亏多多
争议的高光还聚焦在了拼多多。或褒或贬,分营列阵,有言论甚至称,拼多多已然成为了检验一个人对于当下中国商业走势判断力最好的试金石。
同样,明年,市场将有望习得“正解”。
先说结论:拼多多通过投入大量销售费用推动营收增长,除了拉新还要用补贴使现有用户保持活跃,贡献GMV和营收。估计2020年,拼多多用以补贴现有用户的投入将达300亿。如果没有大的战略调整,现有用户的补贴将是个无底洞,扭亏为盈遥遥无期。
2018年以来,拼多多的销售费用均高于毛利润,投入的销售费用过高,导致平台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而拼多多的用户留存成本几乎和获客成本一样高(这是因为,在价格相当或相近的情况下,用户更倾向于物流体验更好的京东和品类选择性更多的阿里),即使拼多多后期将策略重心转向用户留存,其销售费用也不会降低。相对于天猫、京东,拼多多就是“超级备胎”。
拼多多获取和留存用户均需要投入高额补贴,而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只能靠外部融资。如果失去外部资金驱动,拼多多很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自成立以来,拼多多保持用户和营收规模高成长性,获得投资者青睐。但随着腾讯红利的消退,行业用户获取进入瓶颈期以及平台营收规模基数的不断扩大,导致拼多多的用户和营收规模增速逐渐放缓。
在资本寒冬下,拼多多为了顺利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在盈利无望的前提下,只能继续保持高成长性,迎合资本市场重视高成长的特性。
2020年,拼多多面临的两难是:继续以补贴推动增长,亏损将加剧,现金将被耗尽;减少补贴,用户活跃度下降,增速跳水,公司被资本市场“嫌弃”。那么,这匹聚光灯下的闯出的 “黑马”能否有两全之策呢?
申通/圆通/百世:难兄难弟,增长乏力
申通和圆通这对难兄难弟在经历了2018年的低谷后,2019年都不同程度的反弹,但我依然不看好他们。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有更好选择,绝不会用备胎。圆通/申通在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上均属“通达系”末流,同时管理层的变动在过去几年都稍显频繁,这种情况下,长期战略的执行效果是令人怀疑的。中通和韵达暂时没有增长放缓迹象,这两家还是稍稍往后吧。
至于到今天为止还在盈亏线挣扎的百世,还不如申通和圆通。
德邦:跨界一时爽,有了故事没了钱
去年德邦就出现在这个位置,唯一不同的是,去年德邦还能勉强赚钱,今年则遭遇首次亏损。零担一哥放着好好的快运市场不做,非要跨界快递市场。这对资本市场来说可能是个很好的故事,但不赚钱的话还是算了。快递物流业务不是电商业务,用户数据基本不值钱。
优酷:丢不掉的包袱
尽管2019年里,在独播及自制剧方面,腾讯、爱奇艺、优酷三家平分秋色,然而在综艺(网综)方面,前两位的自制综艺全面开花,热搜榜前十之中爱、腾平分天下,优酷几乎绝迹江湖。
2020年视频平台争夺仍以优质内容为优先条件,但如何实现差异化定位,避免“全布局”带来的“乱炖式倾轧”,影响彼此利益成为2020年各平台考虑的问题。“和谐竞争”之下各平台通过不同的受众分析和平台属性制定剧集计划,形成受众分流和各自私域流量培养,未来平台之间“争而不扰,联而不合”预计会成为常态。
2020年,各平台公布剧集相比于2019年有所减少。优酷、爱奇艺、腾讯、芒果TV的2020年片单中,剧集总数分别为28部、58部、37部、15部。其中自制剧分别为14部、39部、23部、5部,自制比例约为50%、67%、62%、33%。
优酷储备剧集加码军旅、年代题材,可以看出对于男性观众市场拓展的野心,也有对于政策导向及审核风险的考虑。大IP剧有独播剧《琉璃美人煞》《冰糖炖雪梨》《热血同行》与芒果TV拼播剧《大江大河2》。相比其他两家平台,优酷除易烊千玺《热血同行》和朱一龙《重启》这两部较高关注度的独播剧,并没有更多有号召力的剧集,同时其自制剧数量和题材创新也稍弱于其他两家。
优酷平台始终裹着品质剧的沉重包袱向前,其所购剧集未有针对平台用户观剧偏好及观剧习惯做出调整,仍以大剧、长剧为主,使部分无法进行长时间连续观剧的用户流失。同时,其针对男性观众加码的军旅题材剧集没有类型创新,如深度军事科技、历史解读、影射现代职场的策略权谋等,其内容深度无法满足主流观剧男性群体诉求。而针对女性观剧群体,其剧集在明星热度、IP粘性和内容的“观众缘”方面亦缺少竞争优势。
通信运营商:“钱”景暗淡
5G商用的基础和前提是5G网络覆盖。工信部的最新要求是在2020年底前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的5G网络覆盖,根据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此前的预计,三大运营商至少将建设60~80万个宏基站。按照三大运营商在2019年投入342亿人民币开通13万个5G基站的水平核算,其在2020年用于5G的CAPEX支出将在1580亿~2100亿人民币之间。上千亿人民币的资本支出之外,运营商还需要投入不菲的网络运维成本(含数倍于4G基站的电费)和市场推广费用,这是支撑5G商用的投入端。
在收入端,虽然定位并不高端的5G资费和很快面世的千元5G手机将为运营商在2020年带来5G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但to C市场上5G杀手级应用的缺失将导致消费者为5G速率提升而支付更多费用的意愿不足,运营商希望凭借5G高速率激发流量高消耗从而实现用户多收费的经营模式,在“增量不增收”的to C市场上仍然难以走通。流量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剪刀差”在5G时代或许开口更大,更何况工信部又再次强调2020年还要继续做好网络提速降费。
to C之外,to B市场才是5G技术发挥赋能作用的主要商业机会,但这一市场在2020年仍将处于萌芽发育阶段,难以承担起为运营商创收的大任,反而需要运营商在应用开发、市场推广及产业生态培育上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
因此,可以预见在2020年通信运营商不仅无法借助5G商用来改变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颓势,反而会因入不敷出而导致营运利润的迅速下滑。特别是对于现金流并不丰盛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而言,为应对5G竞争而缩减4G投入的短视策略将可能导致其大量4G用户携号转出,从而对其2020年的经营状况形成更大的打击。
2020年在通信运营商领域最大的变数是身为第四大运营商的中国广电如何打5G牌,如果真如市场传言所说和财大气粗的中国电网进行深度合作,那对于传统的三大运营商而言,2020年或将是腹背受敌的最艰难时刻的开始。
vivo、OPPO和小米:背水一战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日渐饱和,海外市场发展不顺。华为以及在国内市场败走的三星,也开始把市场焦点转移到新兴市场。由于他们手上有大量通信专利技术,更容易争取运营商的⽀持,进⽽进一步挤压原来已⼊场的OPPO和⼩米们的空间。
2020年竞争最为惨烈的当属国内手机市场。2019年11月, 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单月超500万台的出货规模,随着运营商5G推广力度的加大,预计5G手机出货量将在2020年初实现月均1000万台的规模。
但5G手机出货量的上升,也意味着正式敲响了4G手机出货量拐点出现的丧钟。展望2020年的国内手机市场,将出现4G手机出货量下滑迅速而5G手机出货量爬坡较慢相交织的情景,由此将导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较之并不景气的2019年而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这对于国内手机生产厂商而言是一个更为严峻的考验,4G手机将进入降价清仓甩卖阶段,价量齐跌的2020年注定将是国内手机市场最寒冷的凛冬。
凛冬之下,5G手机将成为手机厂商在2020年必争的取暖火苗,特别是对于vivo、OPPO和小米而言。2019年,华为手机因遭美国制裁而转战国内市场,仅在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就强势增长66%,在当前的4G手机市场上固化了一家独大的格局,因此能否在5G手机市场上扭转战局就成为vivo、OPPO和小米在2020年面临的最大挑战。
缠斗华为、提前开打5G手机价格战仍是最有效的打法。2019年华为率先祭出6199元的5G手机价格标杆,很快就被中兴、vivo一路拉到4000元以下,直到小米在年末甩出1999元的地板价。vivo、OPPO和小米通过低价来刺激用户换机需求以抢占5G市场先机的战术,瞄准的就是华为力图在5G手机上拼高端、求利润的死穴,毕竟自研芯片和自研系统的研发投入相较于高通系的安卓手机在成本摊薄上占不到什么优势。
但对于华为而言,如果美国政府的打压导致其在2020年被迫启动自研鸿蒙系统,那么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将直接决定其手机业务的生死存亡。因此,华为与vivo、OPPO和小米之间的5G手机市场争夺战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是背水一战,2020年的5G手机市场搏杀注定精彩。
智能音箱:亏钱生意 ,盈利难期
资本寒冬依然持续,今年年底大家的预期比去年更悲观。这对于AI商业化可能是好事。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融资规模缩水,AI正在经历去泡沫化的过程。2020年依然处在这样的阶段,AI会以更谦卑的姿态去向各个应用领域去学习,探索提升应用价值的方式。
目前的AI技术落地,主要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应用领域有明显的痛点与需求,技术公司可以解决,比如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工需求、提高安全程度等,有了标杆案例,就能做规模化推广。这种场景无疑是最好的,像计算机视觉在安防和金融领域,都比较接近这种状态;
第二种是主打的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是很明显,但技术公司的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一些价值,也能够实现逐步规模化的推广。这种情况下虽然应用在起量,但盈利是难题,需要让带来的价值增强,以提升议价能力,或者寻找其他的盈利手段,比较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智能音箱、聊天机器人等产品目前属于这种状态;
第三种是目前市场上有一定需求,AI企业推出了解决方案,能给客户带来一些增量价值,并找到了有限的标杆客户,但还没能实现规模化的推广。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价值,能够更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否则落地也面临困境。比如AI医疗影像、AI零售、工业领域的智能质检与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就是这种情况;
第四种是市场需求还不明显,企业推出了解决方案,能带来一些价值,也获得了少量客户,但规模化推广还未展开。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标杆案例中证明自己的价值。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猪脸识别等,属于这种情况。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市场有需求,但企业推出的方案现在还不能解决需求,或者还没击中痛点。典型案例就是无人驾驶,像通用智能等也是如此。
2020年,在第一种场景中建立了优势的同时又在第三种场景有一定突破的AI公司,会是生存状态较好的公司;处于其他几种场景中的公司,还要继续经历摸索期,日子可能不太好过。
2020年,AI公司有两大任务:
安防与金融是AI落地的现金牛。除了安防与金融,AI需要再找到若干个市场规模大、有刚性需求、可以规模化落地应用的领域。这一过程中,关键是实现从标杆客户落地到行业内规模化落地的转变,这就需要将技术带来的价值更加显性化,同时降低技术落地的成本。
降低项目落地的交付成本。AI技术公司中,更看好标准化能力强、有敏捷交付能力的公司,降低边际成本,2020年经济大形势在很大概率上会沿袭今年的不景气状态,公司活下来更重要,相比于创造大规模营收的公司,能创造更好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的公司更值得看好。
智能音箱领域的产品,包括百度小度、天猫精灵、小米小爱等,面临的问题不少:现在用互联网公司常用的补贴的方式做推广, 如果没有补贴,则用户增长不能保证。即使服务现有用户,音箱也难以从手机上抢到更多的用户使用时长,缺乏足够大的用户规模和足够高的活跃度,很难支撑起“家庭大脑”的定位,所有可能的盈利模式都很难展开;酒店、医院等B端场景拓展艰难。
大疆:被迫跳出舒适圈
在天空端⽅面,各国政府近年不断加强监管⽆人机,以⼤疆为首的消费级⽆人机产业,空间只会愈来愈小,也会逼使他们进一步往航拍以外的应用场景发展,例如农业无人机或手持影像范畴试错。大疆以往⼀直躺着享受航拍无⼈机的红利,现在要重新进入一个不熟悉的产业,重新与产业对⼿竞争,短期之内不一定好过。
百草味(好想你):前追不上,后甩不开,尴尬老二
虽然2018年的数据显示,百草味是线上第二大的休闲零食品牌,但市占率只有6%,与三只松鼠同期的12%差距太大,与第三名良品铺子的5%差距又太小。2019前三季度百草味的营收约为33.76亿,这一数据尚不及良品铺子2018H1的营收,而同期三只松鼠的数据已达67.15亿元,甚至更进一步在12月份宣布破百亿。前追不上,后甩不开,百草味位置尴尬。
另一方面,在全渠道发展的大潮流中,百草味的线下起步太慢,2019年6月才开设第一家线下门店,而官方透露的计划也不过是在年内拓展十家门店。
对于百草味来说,行业本身增长带来的红利仍能助其发展,但在夹缝中的它能有多高的天花板就得打个问号了。
房产互联网:江湖依旧,再度轮回
江湖夜雨风, 2020年房产互联网江湖步入第26年,未来会好吗?我并不乐观,变革还在加剧,但似乎大家都沉浸在渠道分销的思辨中,这是一种囚徒困境:在做出完全看似利己的选择之后,对于行业未必是好事儿,毕竟埋头的鸵鸟看不到更远,毕竟除了渠道,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改变的,但竟然无人问津。
与主流互联网科技圈的发声不同,房产这个圈子很闭塞,年底的年会上一些大咖的互联网技术观点似乎还停留在五六年前,平淡无奇,但又有着期盼做中国最大体量估值的互联网平台的雄心,蛋糕毕竟太大了。
2020年,会是房产互联网资本热门的一年,而近期CEO经常往美国跑的某明星平台,因为盛传与股东的对赌,应该在为上市做着忙碌的准备?虽然业内对他的争议很大,认为它垄断、霸道,但在互联网领域的认知上,这个行业还需要深度补钙。
2020将会是多边交易PMLS平台发展的一年,易居房友面向小微中介打造“联盟圈”,这是他们擅长的,58同城安居客联合同策,在技术、资源、用户、服务、工具核心上,可以看到大家都在割据和提供弹药,这个行业是三足鼎立的状态,从互联网规律上,行业竞争才刚刚拉开大幕。
2020年,该上市的始终要上市。未来几年,传统中介的观望心会加剧,历来这个行业是现实为主,谁更有利益必然就是平台的主力军。但如果平台拔鹅毛过量,飞到其他枝头也别大惊小怪,对于房产业内,这是一潭死水,底层架构、公司组织治理毫无创新的行业,一丝一毫都没有进步,所以互联网圈看到的只是包装出来的假象,底层结构和商业模式逻辑无法自圆,那么故事能讲到多久就不好预测了。
江湖依旧,物是人非,2020年又是轮回的其中一年。
种草榜
瑞幸:增长健康可持续
2019年9月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3680间,其中717间为三季度新开。按照2018年Q4新开884间的速度,2019年底瑞幸门店总数将稳超4500间,完成预设目标。下一步目标是2021年底开出1万家店。
与瑞幸咖啡刚上市那段时间相比,质疑的声音已经很少。但不发声不等同于认可,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会观望,其逻辑是瑞幸崛起靠补贴——补贴烧钱——烧钱不可持续——不持续补贴则用户流失。
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咖啡口味的认知是一张白纸,训练味蕾是着眼未来的投资。但瑞幸不是直接补贴现金,而是采取打折、赠饮、赠券等方式让用户低价或免费享用其产品。比如1个门店送出100杯咖啡,有赠饮、有打折,最后收到1000元。瑞幸的算法是:卖了100杯,单价10元。用户凭面值25元的赠券免费喝1杯,瑞幸付出的可不是25元现金,而是纸杯、咖啡末、牛奶和水。咖啡单价的波动反映出补贴力度大小。低于“最佳出货量”就加大补贴力度,反之就减小。
过往四个季度(2018年Q4~2019年Q3),现磨咖啡销售单价从8.6元提高到11元,升幅为28%。与此同时,月活用户人均消费金额提高了60%,从2018年Q4的101元增到2019年Q3的160元,增幅58.4%。补贴力度在下降,消费不减反增,说明用户习惯正在被培养。与拼多多“GMV与补贴齐飞”的情形相比,瑞幸咖啡的增长是健康、可持续的。
补贴力度减小、销售收入上升,到2019年Q3,门店运营成本、原材料采购、折旧及开办费合计占营收的86%。也就是说,以补贴保增长的同时毛利润率达到14%。已经开业的店不用贴钱去维持,还有14%的毛利润,开新店的信心大增,资金压力和风险减小,实现“2021年1万家门店”的目标大有希望。2020年,瑞幸的良好势头将持续下去,关于它的争论会进一步减少。
盒马:主动下沉,谨慎看好
盒马明年会变好吗?如果好的定义是盈利的话,那盒马恐怕不会变好,当然盒马也未必会变得更差。
在2018年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侯毅曾经披露了盒马的客单价数据,其中线上订单客单价75元,线下客单价113元,平均下来是94元。
在2020年,这个数字大概率不会再涨了,甚至会逐渐变低。这和盒马主动下沉有关,也和阿里的农村战略有关。在阿里农村战略中,盒马以及盒马背后的供应链设施,是连接上游农产品和下游消费者的核心。如果能把国内高品质的农产品以合乎实际的方式送到市场进行售卖,对盒马的盈利绝对算是好消息。盒马届时也将继续承担阿里新零售、农村战略的一号动力引擎。
虎嗅在2019年的《盒马反思了,阿里呢》一文中提到了,盒马的问题有一部分来自阿里内部体系协同不够顺畅。而阿里最近一系列架构调整,宣告了打破内部边界,强化各业务部门协同的开始。因此,在这个角度,我谨慎看好盒马在2020年及更久之后的表现。
三只松鼠:“全”字当头
已完成从坚果品类到多品类零食品牌的转型,下一步将开拓线下,启动全国化、平台化的进程,有望进入更加巨大的增量市场。
2019年12月,三只松鼠营收正式突破百亿,远超去年全年数据,最终增长率有望突破50%,且坚果品类的营收占比已经不足50%,摆脱了对单一品类的依赖。
同时,在渠道贯通的大趋势之下,三只松鼠开始线下发力。公司在2019H1已经开设了73家松鼠投食店和78家联盟小店,目前直营门店净利率高于线上。
三只松鼠的优势在于通过电商渠道建立了品牌影响力,而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也将在线下渠道向全国扩张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此前,公司对外宣称将要在2020年开设1000家门店。
然而,三只松鼠进军线下市场实则挑战巨大,另一方面,三只松鼠在线上积累的品牌效应可以辐射到线下,这点优势又是其他综合类零食平台所不具备的。
良品铺子:上市在即,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2019年11月28日,良品铺子的IPO正式过会,这意味着公司离正式上市已近在咫尺。
良品铺子是休闲零食品牌中线上线下渠道最为平衡的企业。2018年良品铺子有约2100家线下门店,线上市占率约为5%,为行业第三;根据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在2018H1的线上线下营收比约为45% : 55%。
另一方面,良品铺子将自家产品定位在了“高端零食”的位置上,试图在同质化严重的零食行业构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通/韵达:继续领跑
维持去年判断——快递物流市场集约化已经基本完成。
具体表现在,二三线快递公司以一种杳无音讯的方式,陆续出清完毕,甚至无人接盘(比如国通快递)。考虑到二三线快递公司均以加盟为主,说明加盟型快递公司资产的市场认可度有限。这也验证了一线加盟型快递公司过去几年不断做重趋势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一线快递公司的整合方式来自于外部,目前申通、中通、圆通、百世四家快递公司都在某种意义上被阿里巴巴(背后是菜鸟)揽入怀中,未来不排除韵达接受阿里入局的可能性。 “顺丰+菜鸟+京东”的市场格局逐渐清晰。
非一线玩家出局,对所有尚处牌桌上的一线快递物流公司来说是利好。同时快递物流市场趋于稳定,意味着竞争战场将逐步发生转移。
关于为什么看好中通/韵达,我们在去年的预测里给出了看法,中通、韵达好在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上一直位居“通达系”快递公司第一档,所以他们的赚钱能力也是第一档的。今年前9个月的数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没什么意外的话,2020年中通和韵达会继续领跑下去。
顺丰:增速迅猛,业务向好
去年我们把顺丰放在了“有待观察”位置,其中多半原因是顺丰商业摸索的不顺。尽管顺丰商业目前依然看不到未来,但顺丰在过去几年其它领域的投资已经起效,快运、冷运、医药业务、同城配送等新业务的增速迅猛,这是很好的迹象。再把顺丰当成快递公司已经不恰当了,其进化方向是国内顶级全链路物流方案解决商。值得一提的是,顺丰在2019年的快递物流市场份额已经企稳。
京东物流:仓储是大杀招,翻身仗还要打下去
一个数据是,京东物流上半年的收入已经相当接近于2018年全年收入数字,并且贡献增长的半数以上的业务来自京东商城体系之外。如今京东物流本质是一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它没有顺丰那么多飞机和干线运输工具,是因为不需要。仓储作为供应链物流的绝对核心,恰好是京东过去10年来的最大杀招。京东物流的翻身之仗还会继续打下去。
华为、苹果、⾼通 :领跑、挑战、机遇
尽管苹果被批评“缺乏创新能力”,而华为最近也受各种问题困扰,但他们仍然在技术上占有优势,预计2020年苹果和华为仍然会在⼿机市场上领跑。当然,政策因素仍然是他们⾯对的最大难关。
中国5G发牌在2019年提前加速,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达到了扶持华为于危急之中的目的。在美国政府的重压之下启动备胎计划并迅速完成元器件替代的华为,将在2020年国内大规模的5G网络建设中迎来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
预计三大运营商将在2020年上半年开始为其1580亿~2100亿人民币的资本开支进行5G网络建设的公开招标。数年研发投入累积的技术优势以及遭受美国打压获取的政治加分,将有助于华为在和友商的5G市场份额竞争中赢得先机,同时也将帮助华为在和运营商的价格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在国内5G市场取得量价齐优的结果。
作为华为最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兴通讯称其在国内市场的5G份额将不低于4G,约30%以上;考虑到国内5G市场开放的承诺和海外5G市场对等进入的保障,预计爱立信和诺基亚这两个欧洲设备厂商在中国5G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应保持在20%以下;则可以判断华为2020年在国内5G市场份额至少将占据半壁江山。
任正非在接受外媒采访中曾透露,华为2020年5G基站供应量将达到150万个,以其在国内市场60~80万基站的建设规模中拿到超过一半的份额来计,也才仅占其年供应量的30%以下。因此,对于华为而言,要实现2020年运营商业务持续增长的最大挑战不在国内市场,其角力的主战场还是在于如何突破美国政府的布防,赢取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5G份额。
此外,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的5G网络建设需求是一大块新增的蛋糕,由于中国广电700MHz频段的5G设备不是全球主流频段,产业链成熟度欠缺,在现有的设备供应商中预计也只有华为有研发和产能余力跟进开发。市场传言华为在接下广电递来的合作橄榄枝同时提出了独占市场的排他条件,如果传言为真,随着中国广电在2020年启动5G网络建设,这块新蛋糕也将为华为在2020年的业绩增色不少。
5G虽然开始商⽤,但⽹络还远叫不上普及,买了新⼿机,不会为体验带来太多的提升,但如果你没有5G,用户又怕手机很快过时,就更不愿意买。这会使手机的销量不⻅得有很大的增长,但手机厂商又不能不提早布局5G,⾼通和三星等卖基带的公司,也能因此受惠。
国产芯片公司:赶上好时候
当智能手机厂商都在⾃家的手机里⼤量引⼊了AI摄影技术,人⼯智能已经成为智能⼿机行业所不可忽略的技术。如果5G能普及的话,5G的响应速度得以提升,开发者也更能通过计算能⼒远超⼿机的云端AI,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2020年,⼈⼯智能仍然是科技产业的焦点所在。
事实上,目前⼿机拍摄已到达瓶颈,实际能提升的空间并不多。随着iPhone 11的视频能力被⽤户肯定,以及短视频和VLOG在近年⼤为流行,预计手机和影像产业,会在2020年主攻视频市场。但由于视频技术的⻔槛比手机摄影远要复杂,预计视频相关的芯⽚设计与方案产业也会因而得到重视。
此外,苹果和华为为手机特意设计的神经元引擎(Neural Engine),让他们的拍摄能力大幅跃进,也使得不少手机公司开始注意到要从芯片层⾯,改善相机的能力。
与此同时,⾃华为被列⼊实体名单后,国内手机也开始注意到芯⽚供应链过于依赖海外。所以,预计未来手机公司会增加在国内芯片上的投资作为⼀个后备⽅案。联发科、联芯、展讯、⻓江存储、合肥长鑫、福建晋华、中芯国际等国产芯片公司,值得大家关注一下。
AR眼镜元年?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一是技术不成熟 ,二是用户习惯还未形成。
但现在,我们可能看到新的变化。
在2019年,各大手机厂商都已着手发展各类XR设备,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AR眼镜。而在上游,高通最新的XR模组已经支持七路并行摄像头,可以实时追踪头部、嘴唇、眼球和26点手部骨骼形态,实现90fps的3K*3K单眼分辨率……接下来,随着5G网络的完善,以及设备和应用的成熟,AR眼镜或许在2020年井喷,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结语
欢迎来到比不确定更不确定的年代。
在2019年,我们眼见一度热到发烫的创业潮陡然归于沉寂,市场上再不像头三年那样充满了投资风口,算来算去这一年的小高潮竟只有社区团购和互联网卖菜。这两个赛道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在巨头密集覆盖的地盘之外,寻找新的流量来源。与之相关联的,还有一个贯穿2019年的关键词——私域流量,它表达的则是流量见顶的现实之下,如何深耕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故事与决心。
显然,2C的故事暂时讲到了头,于是整个互联网世界集体2B,就连腾讯这样典型2C的存在也要勉励把自己划入“产业互联网”的阵营。而早在2016年,王兴就不断放话,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若你问,如何2B?简言之,就是又慢又重,你要做好十数年如一日熬着、一点一点做大自己疆界的心理准备。
商业世界的狂飙突进期正式宣告终结。现在,你需要真的学会在商业深水区游泳了。而活着,就是胜利。
参与本文的作者列表(以姓氏拼音为序)
陈啸雨 虎嗅Pro会员团队研究员
丁 萍 虎嗅Pro会员团队研究员
老 解 虎嗅作者,通信业资深人士
李 彤 虎嗅Pro会员专栏作者、虎嗅研究总监
刘国辉 虎嗅Pro会员团队分析师
刘宇豪 虎嗅Pro会员团队资深编辑
王新宇 虎嗅作者,自媒体人,曾供职于新浪乐居
王云辉 虎嗅作者,公众号科技杂谈
吴倩男 虎嗅Pro会员团队资深编辑
吴依浓 虎嗅Pro会员团队研究员
庄伟宏 虎嗅Pro会员团队分析师
设计部 熊志、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