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在污染防治集中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丨代表委员谈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用7年左右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30多年的大气治理历程,科技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说,“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转变的关键在于“深入”,需牢牢把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这个总要求,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更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协同减排二氧化碳10亿吨以上
为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2017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民健康防护等难题开展集中攻坚。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经过3年多努力,在成因机理、影响评估、精准治理、预测预报等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弄清了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开展“一市一策”技术帮扶等。
其中,在重污染天气预报方面,通过科技攻关,预报准确率近100%,预报时长由3—7天扩展到10天。这使各地可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降低污染峰值等。
在节能减排技术支持下,我国进行减污降碳“同向发力”。比如通过热电联产替代,电、天然气替代等,62万台燃煤锅炉削减到不足10万台,重点地区完成2500万户的散煤替代;加大重点行业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推动运输“公转铁”;“十三五”期间,淘汰了1400万辆机动车,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电动公交车比例从20%提高到60%……据初步测算,这些措施共减少煤炭消费量达5亿多吨,减排二氧化硫1100多万吨、氮氧化物500多万吨,协同减排二氧化碳10亿吨以上。
加大复合型、跨界环境问题研究
“以往我们对传统大气污染问题做了很多研究,考虑到大气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十四五’应加大复合型、跨界环境影响机理与控制研究。”王金南说,“十四五”期间,还需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节能降耗的技术水平,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推进技术创新,比如在钢铁、建材、有色、炼油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及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开发应用相对成熟的低碳和零碳工艺技术,加快各行业及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加大新污染物对环境、健康影响的研究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消除重污染天气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重点行业涉气企业实施按照行业绩效分级,分类施策。重污染天气时,装备水平高、技术先进的A级和引领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反之,C级和D级企业实施更严格的减排措施。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提出了“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和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标准”的建议。
郑月明说,各地在执行国家分级标准时,一些重点行业未能纳入绩效分级体系,比如甲醇制烯烃(MTO)、丙烷脱氢制烯烃(PDH)。
他建议,进一步梳理和细化适用范围和绩效分级标准,将重点行业尤其是MTO等新兴产业纳入绩效分级体系;对重点企业减排实施动态监测,对排放达标尤其是超低排放的工业企业、国家认定的“绿色工厂”企业,给予更具激励性的环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