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1-05-25 17:41 的文章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成立,韩启德、樊嘉、庄辉等院士领衔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5月22日,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京成立。联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王吉耀共同倡议发起,并将设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工程院院士尚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等组成的各学科院士团队指导委员会,积极推动我国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写制作和执行落地。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成立,韩启德、樊嘉、庄辉等院士领衔

临床实践指南是给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是循证医学的最高级别的证据,可以系统地指导临床医生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是医生的“指南针”和“口袋书”。科学制定的指南对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科学配置医药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等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高循证医学证据指南的推荐意见可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成立,韩启德、樊嘉、庄辉等院士领衔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指出,21世纪以来, 中国医生从单纯引进和解读国际指南到逐步着手修订和编撰一系列不同学科的临床诊疗指南及共识,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的医疗水平。他呼吁各位专家,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工作,让更多的医疗工作者了解指南撰写的科学方法和标准流程,严谨客观地给予临床指导建议,最终让更多的中国患者获益。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成立,韩启德、樊嘉、庄辉等院士领衔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认为,临床实践指南是从技术层面对医疗行为的最基本约束,是同质化医疗服务的保证。相信在韩启德院士、王吉耀教授以及国内外专家的努力下,以联盟为抓手,能进一步解决指南制定过程中证据收集和解读、多学科参与、利益冲突等问题,力争在未来几年制定出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据介绍,近几十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重视临床指南的撰写执行和落地,组织临床专家针对一些重大疾病、罕见病、突发疾病组织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南,例如肿瘤、抗感染、肝病、手足口、罕见病等诊疗和防控指南。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我国取得抗疫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循证医学的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临床指南数量上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18年间,符合一定要求和质量的指南/共识解读类文献数量达到了1593篇。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成立,韩启德、樊嘉、庄辉等院士领衔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随着我国指南制定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如何提高临床指南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我国迫切需要制定指南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对指南制定者进行方法学培训。

在上述背景下,韩启德院士和王吉耀教授联名倡议组建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据王吉耀教授介绍,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将是一个多学科团队加盟的、非盈利的平台,将联合各个医学机构和学术组织,以 WHO 推荐的 GRADE 方法为技术核心,为指南的制定者提供方法学、临床研究证据整合、综合项目管理等全环节支持。联盟将推动应用最佳证据和国际水准的方法学制作指南,以带动中国指南与国际接轨,同时推动中国指南以及相关的临床证据在世界范围的应用,提升我国临床研究的国际地位。联盟还将联合培养制定及解读指南的人才,为循证医学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据介绍,指南联盟还建立了院士及专家指导的基于疾病、临床科室划分的专业委员会。目前,感染、检验、血液、重症、呼吸、药学、肝癌、神外、儿科组已经签约成立,多学科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将共同保障高质量指南的落地实施。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由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共同依托,常设办公室设在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和宁波诺丁汉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出席启动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胡宁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王吉耀、McMaster大学临床流行病学教授、GRADE联合主席、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研究合作中心联合主席Holger Schunemann等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联盟的介绍与展望、临床实践指南的改编、撰写与更新、采用GRADE方法制作指南、临床实践指南合作案例与经验分享等内容展开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来自感染、检验、血液、重症、呼吸、肝癌、神外、儿科、药学、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等领域近80位专家参会,会上还举办了聘书颁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