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李变成“金果果”,农户住上小洋楼丨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
“不用着急,还有10来天才用打药,你提前准备好,随时保持联系,芽苞转绿就准备打药。”2月6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方波博士接到了巫山县曲尺乡脆李种植户陈正喜的电话,咨询病虫防治问题。往年这个时候他已经在果园里奔波,这段时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不能下乡,但他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没有停。
科技攻关让巫山脆李变“金果果”
“3月是李树开花的季节,花芽露白之前的李树春季管理是全年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一环。”方波说,这是关系到今年李树开花结果、品质提升的关键,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要到巫山脆李主产区各个脆李基地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现在是非常时期,虽然不能赶到现场,但是会通过电话、微信进行线上咨询、指导。
方波是重庆市级科技特派员,也是巫山脆李专家大院的常驻专家,18个深度贫困乡镇产业扶贫技术指导组成员,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基本每个月都会来往重庆主城至巫山之间,执行项目任务、开展培训指导。除了现场指导,还开展集中科技培训,仅去年巫山县乡村三级产业人才培训,一次就接近1000人。
重庆市巫山县,位于重庆最东端,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山高坡陡,是渝东北片区最大的岩溶地区。巫山脆李专家大院所在的曲尺乡因为地处岩溶山区,土层薄,暴雨冲刷破坏力强,水土流失严重,曾经一片荒山。过去,村民们只能种植耐干耐旱的玉米、红薯,而现在这里瓜果飘香,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巫山脆李的种植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距今1000多年历史。”方波说,这里的李子比普通李子脆、嫩、甜,不过以前都是农户在田边地脚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也卖不起价。小小的脆李能不能变成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巫山县与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合作。
研究人员从2007年开始大力开展品种提纯选优试验工作,采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的方法进行脆李良种特征序列分析,审定巫山脆李品种。2014年开始,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巫山联合开展了巫山脆李品种筛选及区试选育工作,选育的晚熟巫山脆李品种“宛青”,让原本在7月初成熟的脆李延长到8月,果品的供应期更长,缓解了果品集中上市压力,产业更能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支撑,小小脆李变成了“金果果”。
脆李让农户盖上了小洋楼
65岁的王恩海,是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的农民,坐在自家落地大玻璃的小洋楼里,他掩不住笑意:“说实在话,我们村脱贫致富真的全靠了李子树,这几年90%的村民都盖了新房,好多还在县城里买了房。”
为了致富,王恩海种过地、养过猪,他辛苦把儿子供上了大学,让儿子在成都的设计院做了设计师,不用再回这穷山窝,没想到花甲之年的他却靠着李子树走上了富裕之路。
“以前我也种李子,但是只能卖到一两元一斤,现在可以卖到十几元一斤,我最高还卖到过20元。”王恩海算了一笔账,他现在有李树20亩,前年卖了七八万元,去年小树长大,产量翻倍,卖了17万元,而以前他和老伴辛苦种地一年收入仅过万元。
“种脆李能够致富,全靠科技特派员的帮助。”王恩海说,从2007年开始,村里、乡里、县里对脆李越来越重视,种脆李有补贴,技术人员上门了,还组织村民到外地或种植大户家里参观、学习。新品种果子比以前更大更好,科技特派员们指导如何科学规范种植、田间管理,他的脆李成了无公害绿色食品,售价也一年比一年高。以前,他们需要把脆李用船拉到湖北等地卖,现在巫山脆李出名了,水果商都守在门口,根本不愁销。
脆李的成功,让曲尺乡尝到了甜头。截至目前,曲尺乡累计种植脆李2万余亩,达到丰产期1.5万亩,全年产量达1.5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种植柑橘1.2万亩,丰产期1万亩,实现产量1.5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 。而这只是巫山依托三峡库区自然优势开启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巫山小水果产业体系效益凸显,带动了1.4万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我们针对全县的特色产业进行科技支撑。”巫山县科技局局长黄承权介绍,他们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39名,县级科技特派员117名,建成巫山县特色效益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1个,成立干果、水果、畜牧、中药材等4个专业团队,全覆盖120个贫困村和1个深度贫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