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00场!走出疫情“重围”的底气、重症救治的“妙方”全在
5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今天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第一百场新闻发布会,截至今天,共有266位嘉宾在发布台上回答了1190个问题。共同见证了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他们平安凯旋。共同传递着一点一滴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
当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援鄂抗疫等情况。据介绍,1月26日至4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先后派出4批、共186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负责重症救治,他们是最后一支撤离湖北的国家医疗队。
对党的信仰让团队保持了高昂、不竭的士气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医疗队领队张抒扬介绍,协和医院首批队伍1月26日到武汉,第二天早上有3名医护人员递交了火线入党的申请书,他们的这种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这是我带队去前线的时候没有做的思想准备,就是如何把党建工作在前线做好。先后有52名医护人员递交了申请书,这就使我必须在北京协和医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把党建工作做扎实。
实践证明,通过党建工作让我们这个团队保持了高昂的士气,那种不竭的斗志昂扬。
张抒扬介绍,通过党建,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32次活动,将党建和业务结合,我们在晚上进行了37次疫线课堂,根据病人需要什么,我们就现场培训什么,做到技术精准,一旦实施了这个手段就要做到位、做标准、做科学、让病人最大受益,这是我们积极追求的目标。
我们还利用休息的时间组织了3次党课,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座谈会,党外人士知识分子的座谈会,每一场他们发自肺腑的声音,让我、让所有在座人员都非常感动,我们每一次党支部会议都是流着泪,我们看到的是年轻人真正坚定了信仰,决心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先锋队中来。
同时也让我们感恩党,坚定跟党走,无论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体现在跟党走上。所有的经验其实想起来太多了,特别感谢同济医院的同行们和我们的积极配合。对于当地的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十分不容易,他们面临几百支的医疗队,要面面俱到,我们有求他就必应。说起能够打赢这场仗,是集体智慧,是我们整个行业在职业精神的指引下的奋不顾身,尽到了一个白衣战士应有的职责。
重症救治“妙方”:到病人旁边去!到床边去!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介绍,协和医院医疗队负责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加强病房,收治的都是从别的医院和其他病区转过来的重症病人,救治生命垂危的病人必须要到病人旁边去!到床边去!因为只有到床边,才能第一时间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对治疗的反应。
我们要求各级医生包括查房教授每天要进病房,每天早上进行早交班和大查房,晚上雷打不动核心组交班,把病人一个一个拿出来进行讨论,前后方联动、多学科协作,形成每人一策。为确保病人治疗的连续性,我们执行“包床到人、包床到组”,不管你是否值班,这样确保病人的治疗方案体现的是整个团队的水平,而不是值班医生的个人水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多病人转危为安,成功拔出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治疗,转入普通病房。
以病人为中心的例会制度保障治疗科学化
张抒扬介绍,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病人的需要、问题导向的例会制度,发挥团队的力量。一早上专家带领查房,布置了当天的治疗方案,这一天下来情况如何,还有哪些能做的,哪些办法还能用上,我们立刻就和一线的大夫、护士对接起来。依靠骨干力量建立了工作和标准操作的流程,以及明确的工作清单,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我们穿着防护服在一线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对一个护士来讲,穿着防护服之后4小时在病房里。多班次轮流,怎么能够保证医护人员在思想、行动上在一个频道上,工作清单非常重要。每一种实施手段的标准操作流程,就使得我们的管理和治疗走向专业化、科学化、有序的状态。在这样的大考面前,我们的核心组,我们集体的力量战胜了所有的困难。
照护重症:不顾感染精准吸痰
北京协和医院妇儿党总支书记、队长孙红介绍,危重症患者有几个特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变化非常快,患者各个脏器可能都要靠仪器或者药物来维持。
对于这些危重患者,我们实行责任制一对一的护理,一位护士有一套护理方案,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状态,随时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在我们的团队当中,有近40位护士具有重症、呼吸、血液净化、营养、老年等专科护士资质,有一部分护士在17年前就经受过抗击SARS的洗礼,他们的专业经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来说,脏器支持的一些手段、一些方法应用尽用,同时要保证这些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落实。其中各专业专科护士起到了主导作用。
在临床中,我们关注到吸痰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也使护士面临很大被感染的风险,我们针对性在进行安全防护下的吸痰操作培训和练习,让每位护士掌握安全精准吸痰的技巧。护士们没有惧怕和退缩,在科学防护下,为危重患者实施有效精准的吸痰,同时护理督导和专科护士进行评估把关,为多位患者成功撤机拔管奠定了基础。有位患者刚刚转来的时候,缺氧非常严重,喘憋也特别厉害,护士们分工合作,接好心电监护,建好输液通路,给患者戴上通气面罩,开始无创通气治疗,同时取血化验,把血气分析结果报告给医生。这一系列操作没有间歇,大约在15分钟内就完成了。但是患者的症状仍没有改善,医生这时候决定要进行气管插管,护士们迅速推来呼吸机,准备气管插管,开始了第二轮的抢救工作。
在救治工作当中,医生和护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然有分工但更多的是合作,我们医护在一起交接班,在床旁查房,共同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护士要精准地把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有效精准地落实在临床当中,同时要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效果和依据,这些都是患者最终得以抢救成功的有力保障。
大型公立医院发挥疫情“兜底”作用
关于如何增强公立医院在应对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当中的作用,韩丁认为,大型公立医院发挥了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兜底作用,这也是我们举国体制和制度优势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是传染病防治一定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所以借疫情为契机,建立我们的防控体系,包括提高全民的防控意识和传染病知识非常重要。
大型公立医院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医院必须有一套早期识别、分诊、预检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把这些病人尽可能地从入门把好关,有一套相应的可实现、可持续的管理制度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病人,早期识别病人,和疾控体系进行无缝隙对接,这样就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和反应。
此外,院内感染的控制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一定要做好。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考核,让每个医护人员都成为院感防控的践行者和宣传机。此外,在疫情中,对公立医院正常的医疗影响太大,要做到平战结合,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它的防控要求,在医院某些独立的地方建一个病房或者重症病房,建立相对独立的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建立感染楼或者P3实验室,整个院区的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的识别和划分,这样既能够保证疫情期间正常病人的正常医疗,又能够战时状态缓解一部分传染病医院的治疗压力。平时用在治疗普通病人,战时或出现极端情况,综合医院就可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