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走向深蓝——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观察
科技支撑,让“海西湾制造”在船舶海工行业名声鹊起。
6月7日,记者了解到,我国最大作业水深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19”不久前从青岛西海岸新区起航。这座每天可以处理2.1万立方米原油、54万立方米天然气的“海上超级工厂”,已经到达目的地,正在进行固定调试。
这是该区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一个细节。截至6月3日,该国家级新区获批6周年之际,其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1.8%提高到35%以上。
这里拥有2128平方公里陆域和5000平方公里海域,这里背靠中国厚实的内陆市场,向海图强,阔步向前。
科技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海洋石油119”可控制3个水下油田、26棵水下采油树全生命周期的生产,其在恶劣的海况中能够“稳如泰山”,全靠科研人员量身打造的“定海神针”——SIT大型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
“这套系统在全球范围仅有4例应用,可以说技术最复杂、集成精度最高。”海洋石油工程(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组负责人齐金龙介绍,“重约1100吨的单点下塔体吊装到18.5米直径的月池中,中心精度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在船舶海工行业还有很多: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 P70完成190多项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创新工程”;亚马尔项目打破国际同行在LNG核心工艺模块建造领域的长期垄断和技术封锁;全球首座半潜式深海场“海洋渔场1号”突破了大型渔场高精度制造等关键技术……
“在船舶海工产业设计、采购、建造、安装4个环节中,新区以建造为主,产业附加值低。”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表示,新区转型升级的突破点是重点发展高技术及特种船舶、高端海工装备、关键配套系统和关键零部件、井控设备、深远海渔业装备等研发制造,补齐产业发展设计环节,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水平,提升产业全链条贡献度。
科技引领,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射频电路的研发测试需要经常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等设备,这里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降低了企业管理和运行成本,我们只管集中精力搞研发。”最近几天,青岛柯锐思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先日,经常到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微电子共享服务中心测试新产品。
建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是国务院在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批复中提出的明确要求。目前,新区已经集聚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520个科研机构和18所高校,涉海领域行业人才突破3万人,发展海洋科教服务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黄先日所说的科技园就是这样一家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依托学校核心技术团队,这里不仅有智能船技术、水下通信与组网技术等24个科研机构,还可以提供从设计、装备到下水测试的全要素、全链条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园招商服务部部长王尊介绍,目前,园区已承接产业化项目和引进行业科技型企业152家,成为西海岸海洋产业的“摇篮”。
而在整个古镇口海洋科技研发教育基地,类似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这样的协同创新平台已达7个。
激活市场要素,赋能海洋产业强筋壮骨
“突破六大产业,引领海洋产业能级跃升,必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李巍说。为此,该区专门出台了16条支持政策,分别从土地、资金、科技、产业等方面推动海洋产业强链补链。
该区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强链补链专项资金,支持海洋产业发展、海洋高层次人才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与此同时,新区还设立了50亿元的海洋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攻关、资源开放共享、科研成果本地转化,为海洋产业发展赋能。
而在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更为海洋产业突破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自贸红利”。2月27日,位于新区的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摩科瑞仓储1号原油泵启动,2万吨保税混兑调和原油从这里输送至东营炼厂,成功完成国内首单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这正是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试点任务之一。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今年以来,24个总投资546亿元的涉海重点项目签约注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累计引进涉海市场主体达731家。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并没有满足,在刚刚结束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黄岛区委)一届七次全体会议上,孙永红表示,聚焦重点海洋产业和重点企业突破发展,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船舶海工、航运贸易金融、临港加工、海洋冷链、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科教服务等六大海洋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海洋重点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25%,实现3年倍增,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