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进科技手段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写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敦煌莫高窟是我国首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在西北大漠,守护敦煌壁画近30年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对文化遗产保护有着持续而深入的思考。
“加强文物保护,首先要加强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苏伯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强调,只有不断地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全面认知文物价值,揭示其制作材料和工艺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文物保护水平和质量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借力无损检测 透视文物本体价值
过去,人们对敦煌壁画颜料的认识,主要停留在采用了大量的无机矿物颜料和部分有机染料。而对于无机颜料和有机染料的具体组成,还缺乏精细的了解。
想要对某种文物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以前的做法是小心采取微量的文物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致分析。而对于珍贵的文物来说,不仅取样的数量受到严格限制,获得的材质和工艺方面的分析信息也十分有限。
“近年来,在承担一系列国家科技项目和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在构建针对文物的高精度无损分析体系方面展开了大量探索。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敦煌壁画展开研究,获取了大量以前所不了解的材料和工艺信息。”苏伯民介绍。
在高光谱成像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等高科技装备的加持下,藏在壁画局部的“秘密”被一览无余。研究人员发现,壁画一些关键部位的颜料,有些只是矿物颜料,有些是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复合而成,还有些则是不同矿物颜料叠加而成。
大量的颜料组合证据的发现,不仅增加了敦煌壁画制作方面的知识,丰富了对敦煌艺术发展特征的认识,同时,为进一步解释敦煌壁画颜料的变化和保存状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由于文物的珍贵性与不可再生性,使得无损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文物保护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在苏伯民看来,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不只是壁画,针对其他类型文物,同样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文物本体价值进行深入发掘。面向未来,针对文物的高精度无损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加强基础研究 破解共性关键问题
参与编写《面向2035年的文物领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过程中,苏伯民对我国文物科技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为抢救性保护提供支撑是文物科技工作的重心,围绕这一主线集中展开了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十三五”期间,文物科技工作逐步转向全面系统地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关注的范围和领域更为宽广。
“面向‘十四五’,加大基础研究,在文物病害劣化机理等方面找出一些共性规律,让预防性保护和后续修复工作能更为科学精准,是专家们的普遍共识。”苏伯民举例道,同样是石质文物,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石质文物所面临风化原因不一样,在自然风化的过程中,到底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都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找答案。
从修复层面来看,文物保护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对材料和技术的使用限制多、要求特殊。目前所使用的一些文物保护和修复材料,大多缺乏对其功能与安全性的科学测评,存在一定应用风险。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实现更高的保护目标和更长久的保护时间,也是未来文物科技领域亟待破题的方向之一。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可以预见,未来15年,我国文物保护将进入一个快速提升的时代,逐步从文化遗产大国迈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谈及未来,苏伯民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