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救援 有序方能有力
当前,全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南方多地发生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同时,一些地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旱情严重,防汛抗旱到了关键阶段。应急管理部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目的正是为了进一步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
近年来,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救援的热情持续高涨。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中,社会力量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以及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相互配合,在生命救援、灾民救治、秩序维护、心理抚慰、物资筹措、善款募集等方面都曾发挥重要作用,已经逐步发展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应急力量具有组织灵活、贴近基层、反应迅速的优势,如果能在灾情到来时,配合常备应急力量开展抢险救援,意义重大。根据初步统计,在最近发生的灾情中,社会应急力量就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国累计120余支社会应急力量、3500余名救援队员以及大量城乡社区应急志愿者,参与了广西、湖南、重庆等地暴雨洪涝灾害抢险救援和台风“鹦鹉”防御工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救援应在有序、安全的背景下进行。社会应急力量在参与救援过程中应承担哪些工作?能否全面掌握情况、获得准确的灾情信息?是否对安全风险有足够的评估?这些是救援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此次出台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指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点目标巡护、风险隐患排查和群众转移、人员搜救、物资转运、道路疏通等工作;教育引导社会应急力量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在开展救援行动时对风险隐患进行认真评估,明确紧急避险措施,防止盲目救援现象发生,将相关工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实际上,对社会应急力量的引导工作早已开始进行。2019年上半年,应急管理部曾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这是针对社会应急力量举办的第一次技能竞赛,也是应急管理部成立后举办的首个全国性竞赛,备受瞩目。这次竞赛的目的,正是为了组织和凝聚一批具备一定水平的社会应急力量,筛选一批优秀的社会应急队伍,提高社会应急力量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动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