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08-23 15:59 的文章

北京朝阳:去年以来各类集中观察点累计接收2.3万余人

  集中隔离观察点是守牢疫情防控的一道大门。去年年初以来,北京市朝阳区全力统筹推进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立足区情实际和疫情实际,科学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在这一个个疫情防控的“战场”,朝阳区干部群众,以守牢疫情防控大门的决心,传递朝阳温度的爱心,携手战胜疫情的信心,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确保了集中隔离观察点高效平稳有序运行。去年以来,朝阳区各类集中观察点累计接收密接、高风险、入境进京等7类、共计2.3万余人。

念好“五字经” 服务管理行之有效

  面对疫情,迅速溯源,精确隔离,通过外科手术一般的“定点操作”,方能将疫情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集中隔离观察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自去年2月2日,成立集中隔离观察点指挥部以来,朝阳区全力抓好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念好五字经”,通过把党的旗帜“亮”出来、把指挥体系“建”起来、将管理机制“创”出来、把管控网络“织”起来、让服务质量“强”起来,确保了各项隔离工作无缝衔接,取得实效。

  疫情防控具有专业性特点,朝阳区在建立指挥体系之初,就建立起“1+7+1+N”指挥体系,即1个区指挥部、7个专项组、1个转运专班、N个分指挥部,均实行实体化运行。同时,从区级层面及时成立国航机组人员集中居住酒店工作专班。制定了《北京市朝阳区集中隔离点指挥部工作方案》,建立起会商共享(每日例会)、联勤联动、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督查督导等5项工作机制,实现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分指挥部及酒店之间纵向精准对接、横向协调顺畅,各项隔离工作无缝衔接。

  去年以来,朝阳区各类集中观察点累计接收密接、高风险、入境进京等7类、共计2.3万余人。为了织密管控网络,朝阳区严格落实人员接转入住、集中医学观察、有序解隔等全闭环工作流程。坚持每日面询+电话问询制度,完善基础病等重点人员台账,认真做好健康监测;隔离满21天时,均进行“三阴”核酸检测,满足“三样本阴性”后方可解隔;严格医疗垃圾清运,落实观察区日消毒和终末消毒制度;所有隔离酒店均安装窗户限位器、门磁,通过“人防+技防”,确保隔离人员“足不出门”。

  同时,在集中观察点还专门设有驻点疾控、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对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消毒、工作人员日常防护、特定人群个人防护、特定场所消毒和医疗垃圾转运等各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保障观察点各方面工作平稳运行。

隔离不隔爱 真情服务展现朝阳“关爱”

  “您安心入住观察,我们为您服务!”每一位集中观察人员入住隔离点的第一天,工作人员都会告知联系电话,并把他们加入微信“服务群”中。“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为您服务!”暖心的话语让观察人员打消顾虑,倍感温暖。

  面对不同的需求,工作人员列出“清单”逐个解决。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尽量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儿童节为小朋友们送上玩具和儿童餐;端午节提供粽子,生日时送上蛋糕、长寿面;及时关注隔离人员心理状态,并进行专业疏导……朝阳区按照《集中隔离点“双十”服务规范》,让一股股爱的暖流,温暖了集中观察人员的心。

  近期本土疫情发生后,张女士被确定为密接。初来观察点,张女士显得心事重重,格外焦虑,每天给心理医生打电话进行沟通,成了她最大的安慰。“我一个人在北京,很担心被感染,也担心因为隔离影响工作……”驻点的心理医生一点一点做疏导,不厌其烦地给她解答疑问,慢慢地,张女士的情绪缓和了下来。

勇当逆行者 全力以赴奋战“疫”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洋以政法人的果敢和担当,毅然奔赴抗疫战场。作为全区第一个集中观察点的创建者,王洋和他的战友们面对的是一片“处女地”,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没有经验可以学习,所有工作都是从零开始。

  “既要协调各成员单位,又要按照防控要求安排部署,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了。”王洋说,那段时间整个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都24小时连轴转。短短几天,密接观察点指挥部的各类方案预案、工作机制、规章制度、任务流程就在王洋和指挥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完毕并付诸实施。

  接下来,王洋和战友们进入了“全天候”战时状态。大到严防交叉感染、新观察点的选择设置、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形势的研判;小到引导密切接触者快速办理手续,减少滞留时间;细到为密接小奶娃解决“口粮”问题。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随叫随到,及时应对各种情况。

  在集中观察点还有这样一批专业人员,他们用专业知识构筑起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坚固防线。为了确保观察点服务员的健康安全,区疾控中心隔离点指导组的同志们将专业知识转换成口语化的语言反复开展科普教育,为了方便服务员准确配置消毒液,自制了《含氯消毒剂简易配置计算表》并利用一次性纸杯上的图案做标记,教会服务员这些小技巧……在他们的精心指导和督导下,隐患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了隔离点的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