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台风路径为何更加复杂多变?专家:与影响它的天气系统有关
今年第14号台风“灿都”移动路径不断变化。据浙江省气象台9月13日9时发布的气象信息快报,“灿都”将于今天中午到下午穿过舟山群岛,之后在杭州湾到长江口一带回旋少动,也可能在上海浦东到江苏启东一带登陆,16日开始转向东北方向移动。
受其影响,浙江沿海和浙北内陆地区大风强度大、舟山群岛、嘉兴、宁波北部、天目山区等降雨强度强、累计雨量大。
据中央气象台2015年编制的《我国台风之最》,有3个台风被录入“路径最复杂台风”,包括1986年第16号台风“韦恩(Wayne)”、1991年第19号台风“耐特(Nat)”以及2001年第16号台风“百合(Nari)”。其中,“耐特”和“百合”均在秋季生成,“韦恩”的生命周期也是在夏末秋初。
通常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
针对秋台风路径多变、预测难度更大的特点,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邵鹏称,主要与影响秋台风的天气系统有关。秋季时,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冷空气等天气系统相互博弈,不分胜负,因此变得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提高了预测难度。
据中国天气网统计,过去72年间,夏季生成台风个数为833个,为台风最活跃季节,秋季有821个台风生成,仅次于夏季。秋季中,9月最活跃,平均登陆我国个数达到1.72个,仅次于台风活动最频繁的8月(1.94个)和7月(1.83个)。
与夏台风相比,登陆我国的秋台风登陆地点明显偏南,多集中在华南地区。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表示,这主要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有关。台风一般沿着副热带高压外围活动,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逐渐东退南移,台风受到副热带高压压制,导致路径也偏南。
尽管生成和登陆数量不及夏台风,但秋台风更易出现“狠角色”。据中国天气网统计,1949年至2020年间,秋季生成的台风中,超强台风占比27.9%,远高于夏季的18%。秋台风破坏力大是因为从春分开始,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海水热量不断累积,通常8月至9月海温达到最高,海温高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同时,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台风中心附近风速加大,也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此外,由于秋季冷空气逐渐增多,台风更容易遇到冷空气,两者联手往往激发猛烈降水,从而导致更大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