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俄乌冲突或改变未来城市战模式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8月17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各国军队正在重新学习如何进行城市作战》,全文摘编如下:
乌克兰外长德米特里·库列巴在4月份说:“这座城市已经不复存在。”当时,乌克兰城市马里乌波尔已经遭到俄军长达七周的围困——遭遇俄军轰炸、炮击和火箭弹袭击。一个月后,这座城市沦陷了。
马里乌波尔的惨痛经历为世界各国军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戴维·贝茨和英国军官雨果·斯坦福-塔克中校在《得克萨斯国家安全评论》杂志上写道:“纵观历史,军队将领们都很讨厌城市作战,并试图避免这种可能性。”
但无论他们喜欢与否,现代军队都日益被迫进行城市作战。他们正在回顾过去寻找指导,同时思考如何利用现代化武器最大程度地打好巷战。
今年7月,英国陆军参谋长宣布,过去20年来主要任务是打击低技术含量叛乱分子的英国军队今后将侧重于“城市作战”。
今年5月在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即西点军校)发表演讲时,美国军方最高将领马克·米利对毕业学员说,他们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城市作战。
城市作战愈发重要
军方对城市作战的兴趣与日俱增有几个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军方只是在对近期的历史作出反应。
巷战是许多现代战争的核心。2014年,占领伊拉克摩苏尔和叙利亚拉卡标志着“伊斯兰国”组织的胜利;两年后,该组织被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赶出这些城市则标志着圣战分子的倒台。在乌克兰,俄罗斯通过巷战不仅夺取了马里乌波尔,还攻占了顿巴斯地区的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乌克兰希望重新夺回南部城市赫尔松。
更深层的趋势也是原因之一。直到21世纪初,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都还多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然而现在,全球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镇地区,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三分之二。在一些地区,这个数字还要更高。
城市的规模正变得越来越大。尽管自古以来在城市内部和周围发生交战并不鲜见,但战争很少发生在规模如此之大和复杂程度如此之高的城市里。
此外,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军队规模却在缩水。《21世纪的城市战》一书作者、沃里克大学的安东尼·金指出,过去是“大军围城,在城市周围和内部形成大片战线”。80年前,近50万人参与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座城市的战前人口约为40万。而如今,“城市包围了武装部队”。2016年的时候,只有不到10万人攻击拥有170万人口的摩苏尔。
环境复杂作战困难
城市战素以破坏力强大和残酷而著称。城区提供了大量藏身之地,因此交火可能发生得非常突然且距离很近。建筑物可能布有地雷和诡雷。作战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平民的存在让一切难上加难。一名欧洲军官在被问及他愿意在哪里作战时说:“我可以摧毁一片森林。但我没有摧毁一座城市的权限。”
现代的爆炸性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冷战时期在欧洲平原进行作战而设计的。“对武装暴力采取行动”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在人口密集地区使用这些武器,每10名伤亡人员中至少有9人可能是平民。
在摩苏尔,美国的空袭以极高的精准度击中建筑物,但叛乱分子可以逃到其他地方——然后又是一波空袭。美国陆军少校阿莫斯·福克斯指出,其结果就是炸弹挨家挨户地跟着敌人走。摩苏尔有1万多平民丧生,其中约三分之一是被美国领导的联军杀死的。
城市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往往会延伸到地下。在马里乌波尔,藏身于亚速钢铁厂地下网络中的乌克兰防御部队数月来牵制住了处于优势地位的俄军。
西方军队所依仗的许多新技术在地下根本起不到作用,包括卫星导航和无人机监视技术在内。它们在地表也不一定能发挥作用。高楼之间的“城市峡谷”可以干扰无线电信号。
战争模式大幅改变
退役上校、与斯潘塞合著《了解城市战》一书的利亚姆·柯林斯说,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美军此前一直没有过多地考虑城市战。他说:“这不符合我们想要的战争模式。我们想要打海湾战争(大部分发生在空旷的沙漠地区)那样的仗。”鉴于如今武装部队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战可能会变得愈发常见,他们正在考虑如何把城市战的一些特征转化为己方的优势。
英国军队一直在分析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爆发冲突的揭幕战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获胜。负责这项工作的詹姆斯·鲍德少将6月份在伦敦智库皇家三军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上描述了军方的基础假说。他警告说,部队将很难在开阔的地面上进行机动,因为“多光谱”传感器——能够透过云层看到地面的卫星或利用红外线技术进行侦测的无人机——变得越来越常见,它们指挥的火力变得更加致命。
所以鲍德认为,在城镇和城市之间移动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危险”。另一方面,城市地区将成为“最重要的战利品”,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政治和经济价值,还因为它们是相当好用的庇护所,可以用来躲避敌人的追踪和打击。言外之意是,像塔林、里加和维尔纽斯这样的城市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可以充当军事要塞,在北约军队突袭俄罗斯补给线并准备反击时为其提供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