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1-08-11 07:40 的文章

做党的创新理论播火者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姜延军矢志传播马克思主义纪实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从直接面对端坐于课堂中热情洋溢的学员,到只对着一台摄像机录制全军慕课系统的网络课程专题,再到走进基层为广大官兵解疑释惑……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只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专题教学,姜延军就经历了不知多少个教学场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转换。

对于这种不断创新的教学转换,姜延军满是感概。他相信,能把《共产党宣言》推介给更多官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传播的大事,也是青年官兵成长发展的大事。他告诉记者,“军校不是‘象牙塔’,教员要持续创新,要在推进新质战斗力生成中找准自己的‘战位’。”

近日,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领军人、姜延军教授被授予“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荣誉称号。

让官兵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

前不久,姜延军与学生小林就论文选题进行讨论,小林倾向于研究现实性较强的意识形态问题,理由是热门、关注度高、容易出成果。姜延军并未直接发表意见,而是问了几个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应该依靠什么去研究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有多少了解?”“除了博士论文,更长远的学习计划是什么?”“理论研究真的是‘冷门’选择吗?”……听罢,小林感到一阵脸红,她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任何一个题目都有它的研究价值,但是你不能把所谓的‘热门’作为自己的主要学习动力。探索‘探索世界的方法’,远比探索‘世界’更重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这是习主席对全党的要求,更是理论工作者的应有本份和基本修养。”姜延军语重心长。

熟悉姜延军的人都知道,他从不简单“宣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不刻意“标榜”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辨—批判—求真—求实”才是他一步步确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式。

看着被导师姜延军改得密密麻麻的30余万字的博士论文,学员许秩嘉感叹:“导师让我在否定之否定的‘批判’中获得了对马克思主义更为真实有力的领悟,使我进一步强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与理性信仰。”

“努力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我的职责;让我的学生和广大官兵感悟理论的精彩、思想的力量,是我的追求。”姜延军朴实而坚定地说。

勇做意识形态战线的尖兵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这个要求在姜延军脑海时时回荡。

他深知,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军校政治理论教员不应是“象牙塔”里的“绅士”,而要做敢于“亮剑”的“战士”。

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系转隶国防大学后,转型升级的任务更急迫地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前。为此,姜延军积极筹划、周密部署,精心选拔,组建新的“意识形态研究”团队,持续跟踪敌情动向,敏锐捕捉斗争焦点,积极创新战法对策,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长线基底、以强敌研究为主攻核心、以时点研究为谋划重点、以焦点研究为动态跟踪的研究格局。

围绕中美经贸摩擦、香港“修例风波”、新冠肺炎疫情等时事热点撰写研究报告。团队鞭辟入里地研判形势,深入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规律,积极提出斗争策略与战略选择,多篇高水平研究报告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好评。

2021年,姜延军团队精准发现,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技术与国家安全高级主管曾在一篇报告中提到美国应依靠“民主联盟”来塑造人工智能的未来,并在另一篇报告中呼吁美国成立“国家科技分析中心”。姜延军敏锐捕捉这一“人工智能意识形态战”的前沿动向,果断以此为切口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要做意识形态战线的尖兵”,这是姜延军的职业担当,也是他对团队的要求。在这一导向下,他所带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军味战味更浓了、打赢的自信更强了、研究成果更有效益了。姜延军则谦逊地说:“成果归功于大家,姓军为战应该是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本份和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