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 他们这样治水惠民——南京水科院水利援藏纪实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缺氧,4100米的海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0%;寒冷,最低气温达零下20度;晕眩,隧洞作业含氧量直降到30%;苦干,连续2年实行24小时轮班施工制……对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援藏团队“雄鹰”来说,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挑战。
图为12月工地雪景。受访单位供图
2017年7月,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水利扶贫号召,“雄鹰”团队成立,克服高寒缺氧环境,扫除工期滞后风险。
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地距日喀则市区80多公里。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承担着日喀则地区的农田灌溉,同时兼顾供水、发电和防洪的任务,并促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是西藏水利发展史上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
初到这里,道路难行,水电不通。“那时候房间里随时准备着氧气瓶,以备应急所需。这里的水喝了容易闹肚子,最悲剧的是经常停电,水也跟着停。虽然使用发电机发电,却只能供应宿舍照明,插座没有电,手机充电都是问题。”有队员回忆说,即时这样,大家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都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拉洛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德罗引水隧洞,是西藏有史以来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引水隧洞,隧洞总长7.5公里,最大埋深230米。隧洞开挖放炮引起的粉尘、运输车辆和挖掘机等所排放的尾气、电焊机焊接所产生气体等,导致整个隧洞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日常工作中,团队成员即使带着防护口罩,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鼻腔里还都是黑色的粉尘。
图为工作照。受访单位供图
环境艰苦,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现场点多面广,为确保工程建设如期完成,“雄鹰”们常常因工作安排无法调休,一年不归家已是常态。为了工作,有队员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岗位,拉洛水利枢纽工程从2018年起就实行24小时连续施工制,队员们24小时轮番值守,创造了西藏有史以来首个冬季不停工的先例。
客观条件的艰苦需要适应和克服,工程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亟待解决。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地处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为克服高原环境对沥青材料与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团队成员联合参建单位共同提出了高海拔地区沥青砼心墙施工方法,并形成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系列技术要求,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施工工效20%以上。
好不容易攻克了高海拔沥青砼心墙施工难题,又面临着原料难关。沥青心墙混凝土原设计采用灰岩骨料,施工中发现灰岩骨料开采区位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保护核心区,必须立即停止开采。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团队成员积极组织协调,开展采用砂砾石骨料替代沥青心墙混凝土灰岩骨料的研究,形成了可行性试验研究报告,并组织国内资深专家和参建各方研判骨料质量,确保工程沥青心墙采用砂砾石骨料质量达标。结合国内外十多个案例,施工单位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工程施工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雄鹰”们的科学创新精神也闪耀在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湘河项目面临着工期紧、填筑任务重、溢洪洞洞室塌方处理难度大等种种问题。其中,一条长743米、以Ⅳ类Ⅴ类围岩为主的交通洞是公路跨枢纽工程改线段关键节点。裂隙易破碎,围岩完整性较差,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交通洞按期实现贯通,团队与参建方一起不断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工艺,共同奋战280余天,有效解决了材料设备进场问题,同时保障了车辆的正常通行。
2020年12月30日11时,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电站正式发电;2月28日11时28分,围堰龙口顺利合龙,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一想到随着工程逐步发挥发电和灌溉效益,将不断提高灌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雄鹰”团队便觉得再苦也没多苦,辛苦的付出得到了最值得的回报。
图为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