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道具大王”追梦记:巧手制万件道具 创美好生活
中新网金华7月17日电(记者 奚金燕 通讯员 王倩玫)“这些是各个年代的老式摄像机以及放映机,许多都是我专程从国外收购的,这个话筒就是电影《开国大典》里的道具话筒……”盛夏,当记者走进浙江横店朱仔影视道具工作室时,老板朱冬青正与客户介绍道具。小到日常摆件,大到武器装备,上万件各式道具装满了近600平方米的空间,这里几乎能找到任何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东西。
踏入道具行业二十年来,朱冬青搭上横店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靠着一双巧手、一颗匠心努力奋斗,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仔”变成了闻名横店各大剧组的“道具大王”,三口之家也从温饱踏入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其经历也成为这个美好时代的真实缩影。
1996年,以建造《鸦片战争》拍摄场景为契机,横店拉开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幕。2000年,横店剧组接待数量暴涨,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一座“东方好莱坞”逐渐崛起。在亲戚的介绍下,做木雕出身的朱冬青刚从广东返乡,就毫不犹豫加入了“影视大军”,与千万剧组道路人员一样,开始了走南闯北的跟组生活。
2003年上映的电视剧《飞刀问情》,是他参加道具制作的第一部影视剧,他负责为假树绑上枝丫、花朵,一天工资40元,并不算高。在剧组里,朱冬青从不喊苦喊累,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勤学苦练书法、国画、雕刻翻模。凭借样样精通的全能技术和“精雕细琢”的匠人态度,他逐渐成为行当里交口称赞的“老师傅”。
2007年,不甘再给人“打工”的朱冬青决定自己创业当老板,在原本只有粮油副食品小店的横店镇大智街开了第一家道具店。万事开头难,前两年店铺生意并不好,连一年8000元的房租都交不出。为了维持生计,朱冬青白天又回到剧组去接活,店铺则由妻子董英芳看管。“那时候我上下班都骑摩托车,老婆骑自行车,后座上还带个女儿。”
尽管生活艰难,朱冬青始终对道具有着极大的钻研热情,自学了绘画、电焊、裁缝、铁艺、皮艺等技术,用各种“土办法”解决了剧组交给他的难题,无论是木制“手榴弹”、手提皮箱,还是保险柜、各类“江湖暗器”乃至飞机操纵杆。“有困难,找朱冬青”,成了当时剧组的共识,只要给他图纸,他都能想法子做出来。
正因如此,朱冬青的名号越来越响亮,生意也越做越大。不光是剧组,杭州、安徽、上海的一些舞台节目、表演剧团也都慕名前来找他定制道具。“2009年,我就买了第一辆小轿车,到现在还不舍得换掉。”2011年,朱冬青在横店镇康庄南街买了地基,自己盖房子。
日子越过越好,与此同时,朱冬青的道具制作也在不断升级,以前的泡沫道具,逐渐被树脂材料的道具取代,许多道具甚至需要特别定制。后来,剧组在道具上的投入不断压缩,他顺势而为,从道具销售转为租赁,为剧组节省开支,他也能慢慢回笼资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拍摄的技术也越来越高。朱冬青也把眼光投向了影视高科技。2017年,他投入数百万元,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影视特效公司,好莱坞大片中的飞车追逐、高空翻车,用他的特效设备都能实现。
“未来,除了继续干道具这一行,我还想自己拍戏出品影视剧。”目前,朱冬青正在找合适的剧本,他梦想着有一天能靠十多年的道具储备和特效公司的设备,自己筹拍一部网络电影,实现自己的影视之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