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1-06-21 15:33 的文章

北京“两区”建设任务实施率达66.5%

昨日,在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两区”专场上,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目前国务院批复“两区”方案中涉及的251项任务,累计落地任务167项,实施率达到66.5%。利用服务业扩大开放赋能,首批或首发项目频频落地,示范引领作用增强。

系列制度创新政策率先实施

刘梅英介绍,北京“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突出首善标准,着力示范引领,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建设成效更加凸显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和数字经济特征。

在高端资源导入方面,特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等一系列全国率先实施政策相继落地,加大了对优质主体的培育和支持。目前,海淀区已有16家企业享受了“两区”税收优惠新政,合计减免金额4亿多元。

人才引进方面,建立境外专业人才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出台《北京市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办法》,明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北京市用人单位引进急需紧缺国际人才的,可获得奖励。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依托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审慎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取得新进展,首个项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获批。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2020年为142家企业的1660件专利补贴1900万元。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开展“先赋权后转化”模式,全市9家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入选科技部试点。

首批或首发项目频频落地

刘梅英介绍,北京利用服务业扩大开放赋能,首批或首发项目频频落地,示范引领作用增强。

金融领域,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的货币经纪公司、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首家保险另类投资资管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持牌支付机构先后获批在京注册。资金融通便利度提升,全国首创性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中关村(000931,股吧)企业一次性外债登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深入实施,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和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分别提升近30%和60%;自贸试验区内银行获准将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的客户范围扩大至境外机构。

医疗领域,落地全球顶尖的创新药研发企业赛诺根亚太区总部;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建设加速推进,第一批10家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工作启动。

教育领域,鼓励外商投资成人类教育培训机构(营利性非学历语言类培训机构),支持外商投资举办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推进中德胡格、中澳TAFE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文旅领域,国内首个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在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挂牌成立。优化艺术品综保区外展示交易的担保和延期审批环节,总担保期限由6个月延至2年,办理延期货物不再要求入区。北京文化(000802,股吧)企业股权转让平台正式揭牌运营,填补了首都文化资本市场短板。

专业服务领域,优先在北京市允许跨国公司设立外商独资财务公司;获准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有关试点工作;支持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印发境外仲裁机构设立业务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为境外仲裁机构设立明确路径。

此外,成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发布《北京数据交易服务指南》,构建我国首个以“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为代表的新型数据交易体系。

亮点1 通州区

“两区”建设发力绿色金融领域

通州区副区长、通州“两区”办主任苏国斌介绍,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包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周边可利用的产业空间10.87平方公里。通州区“两区”建设重点聚焦财富管理、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城市规划、文创设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领域。

编制《北京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在绿色金融引领改革创新、助力产业升级、推动生态转型、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布局19类重点任务。加强绿色产业发展主体引入、培育,推动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设立绿色专营支行,与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签署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绿交所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实现碳配额、自愿减排量交易超720万吨、交易金额近3亿元,初步形成全国较有影响力的碳金融交易市场;发放绿色信贷280余笔、贷款余额达159亿元,首笔新奥燃气50亿元绿色债券获批;绿色项目库一期征集全国近2300个项目。2021年1至4月,办理绿色信贷45笔,贷款余额达117.5亿元。

目前,已形成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在城市副中心、廊坊北三县、廊坊临空经济区实行“区域通办”联动机制,承接通办事项341项。

今年5月,通州区发布《关于服务“两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副中心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服务重点产业落地、提升企业登记便利化,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市场监管方式改革等六方面,创新工作举措,优化服务保障措施和营商环境。

截至5月底,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9553户、同比增长53.83%,全市排名第三;其中,新设企业9482户,全市排名第二。目前,全区共有境外投资备案企业163家;2021年1至5月,服务外包合同累计执行25笔,累计金额3377万美元。

亮点2 经开区

超180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额超4200亿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磊介绍,“两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经开区立足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定位,实现超过18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4200亿元。

项目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项目,也包括赋能高端制造的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如全球知名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北部总部项目、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北京胰岛素扩产项目、集成电路领域单体投资76亿美元的中芯京城项目、世界知名气动元件研发与制造商SMC第一个海外地区总部项目,以及施耐德电气数字产业示范园项目等,都是全市“两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的重大项目。

据介绍,经开区发布了首批30条产业促进政策,形成了213个创新任务清单,目前实施率超过70%。如产业促进方面,与市经信局等部门共同开展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并切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配套监管难题及企业痛点难点,适度超前、系统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服务以及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政策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搭建全市首创的“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并率先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形成,成为全市首创、全国领先的服务模式,众多龙头企业已将研发、产业化资源开放,在市场化作用下实现共享,中小企业可以在区内就近找到相应服务,让智力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打通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已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该经验已由市发改委印发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三城一区”和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实施。

亮点3 海淀区

1-5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2家

海淀区商务局局长王澎介绍,海淀区发挥“两区”与中关村政策叠加优势,大胆改革创新。截至目前,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新增注册公司近1500家。

积极推动外汇政策和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落地,区内39家企业办理便利化外债超35亿美元,每年节约利息等财务成本超8亿人民币;10家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近100亿美元,使用逐笔资金无需重复登记办理,资金使用效率提升20%以上。另外,今年初正式启用了“人才E+”工作站,打通了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海淀区先后举行8批集中签约,引进77个项目。设立了北京市首家自贸业务专营银行(农行北京自贸试验区分行)。梳理产业资金、人才、科技服务、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政策清单36项。建立了空间资源清单,经测算,海淀组团片区内可利用空间资源一共有962万平方米,其中增量空间940万平方米,存量空间资源有22万平方米。

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海淀区推动外汇政策和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落地,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全面推进“区块链+政务服务”,已与多地对接“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海淀区目前共有196项事项可实现异地窗口办理。

今年1-5月份,海淀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2家,合同外资58.87亿美元,同比增加390.72%,实际利用外资28.70亿美元,同比增加14.29%,全市占比42.58%。

新京报记者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