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呈现较强外贸韧性 专家预计全年增速保持两位数
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出较强的外贸发展韧性。
海关总署最新可查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延续增长势头,以人民币计(下同)进出口总额为14.76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8.2%、30.1%、25.9%,均为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对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情况分析称,一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较快增长,二是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比持续提升,三是外贸主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保持增长,五是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拉高进口增速。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高增长很大原因是疫情导致的。受疫情影响,在全球生产和流通仍存问题的情况下,更多的订单转向了中国,而中国正好也处于产能恢复和出口能力进一步加强的过程中。
他认为,我国2021年全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比较乐观。目前这种高增长的态势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全年贸易增长率有望达10%左右。
我国出口产品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在去年的经济衰退之后,全球贸易的复苏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一个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
据商务部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对美国、东盟、欧盟出口增速分别达38.9%、29.3%和27.9%;对金砖国家出口增长42.8%,高于整体增速12.7个百分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疫情期间,我国外贸企业由于较早从疫情中恢复生产,对其他国家的业务产生了一定替代作用。此外,疫情中火热的“宅经济”的消费形式,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也比较有利。
“中国出口了很多小家电、家具,还有与医疗防护有关的设备,而且中国产品的质量可靠,价格却并不昂贵。”丁远说,尤其是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居家隔离并得到大量政府补贴后,此类消费大大增加,这对于中国一些产品的出口拉动作用显著。
更重要的是,疫情加快了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转型。从贸易方式来看,我国产业基础更加稳固、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长34.5%,拉高整体增速20.3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至60.9%。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第一财经表示:“一般贸易是真正体现一国外贸竞争力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的比重在上升,说明我国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外贸竞争力在提升。”
此外,我国出口产品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今年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幅超30%,占比保持稳定;汽车零配件、汽车等部分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强劲,出口分别增长37.6%和95.8%。
徐洪才认为:“机电产品的附加值更高,相比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机电产品属于价值链上的中高端产品。这类产品出口增多,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上升。”
而纺织品受口罩出口大幅下降影响,同比下降10.3%。除纺织品外,其他六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40.1%,高于整体增速10个百分点。
霍建国对第一财经称:“疫情期间,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呈现了一定的刚性,也就是说需求比较旺盛。机电产品的出口上升,说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出现了困局,因为不同地区疫情发展差异性比较大,有些地区率先复苏,对机电产品和其他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也有所恢复。此时,我们发挥了机电产品出口方面的原有优势,巩固市场,扩大了出口。”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仍然坚挺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汤米·吴(Tommy Wu)分析称,预计今年中国的出口将连续扩大。尽管与疫情有关的商品需求可能开始减退(包括个人防护设备、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并没有减弱,该机构预期,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将支持中国强劲的出口前景。
“现在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越来越强,也有人担心,如果境外复工复产了,是不是会减少对中国的采购?我想这个情况出现的概率不会非常大。因为在国际经贸合作方面,一旦形成了路径依赖,这个趋势是可以持续的,尤其是疫情以来形成了中国出口的新格局,国外从中国进口的趋势基本上形成了,这个路径也基本上形成了。”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此前告诉第一财经,尤其是“六保”政策中,中国在“保市场主体”方面成效显著。
梁明说:“在其他国家,可能很多外贸主体都不存在了,所以即便这些经济体复工复产,它们短期内能够快速提供商品的可能性也不是非常大。即便它们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供商品,其价格竞争力也未必非常高。”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也称,我国外贸主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外贸“稳定器”作用突出,1~5月民营企业出口4.53万亿元,增长39.4%,拉高整体增速20.7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至56.3%。
徐洪才表示:“民营企业在机制上具有灵活性,民营企业在外贸进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作用不断上升,也说明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了,整体外贸竞争力在上升,结构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对于今年下半年的走势,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多持乐观谨慎的态度。霍建国认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增长态势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三季度也不会有问题,但是会存在一种数据逐季度回落的可能。”
霍建国称:“因为国外生产活动正在恢复,会减少一些刚性需求。我国现在1~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恰恰也反映了这一点,从2月份到5月份,已出现了逐月回落的态势,这个改变更多会取决于全球疫情的变化。”
他认为,我国全年的进出口贸易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即使出现了逐季度回落的情况,由于今年上半年的基数比较高,在下半年平衡后,全年贸易增速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徐洪才说:“下半年总体上是逐渐恢复常态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增长速度会逐步放缓,原因在于,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价值链、供应链会逐渐修复。因此,由于疫情导致大量订单流入中国的这种情况会逐渐放缓。疫情期间,中国获得大量订单的原因是,中国供应链、产业链比较完整,制造业能力比较强,但随着更多经济体的复苏,一部分订单可能会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