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不希望房地产市场调整太剧烈,要平稳转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黄鑫宇)“要住房,找建行”曾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广告词,但这在身为董事长的田国立记忆里,已经是建设银行(601939)30多年前提出来的。3月2日,在国新办就促进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关于房地产市场当前的发展以及涉及信贷等金融监管政策的未来趋势,受到媒体的关注。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现场结合房贷政策的变化,回顾了自己20多年前的购房经历。“过去说‘要住房,找建行’,(当时)其实个人住房贷款很不方便。我有切身体会,当时我担任外汇局局长,申请建设银行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到发放用了半年时间。但是后来房地产金融服务改进得非常快,现在房贷发的很多,在大型银行贷款的占比很高。我们反复提醒他们要注意风险,因为很多人买房贷款是为了投资、投机,将来万一房价下跌,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金融危机。现在房地产的价格做一些调整,需求方面结构产生一些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们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
同时,郭树清表示,去年房地产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但是住房还是需要的,特别是租赁住房,装修也还是需要的,做这方面的金融服务很有意义。”
田国立也在发布会现场谈起“要住房,找建行”这句曾经的背景。“当时国家都是公租房,基本没有买房的,走房改之路的时候,那时候大家拿5万、10万买房就囊中羞涩了,承担不起,也有很大压力。中国要想高速发展,必须解决住房市场化的问题,所以建设银行当时率先提出了‘要买房,找建行’。沿着这个思路我们设计了一些金融产品,包括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都体验过的按揭贷款等。”
同时,田国立认为,当前买房升值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大家不会总想着买了房以后能升值,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便升值,套现起来也都非常难。相反,欧洲在这方面有一些很好的模式,要理财的话有很多金融产品,股市也好、债市也好,包括稀有金属,大家可以做这些,这样变现也快,流动性、安全性、风险性都是比较好的。(从理财角度看)其实房地产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资产。中国随着市场成熟化,(房地产发展)依靠租赁的时代肯定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