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2-05-20 16:12 的文章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金融部门不能谈煤色变,要立足国情发展服务绿色转型的融资体系

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在以“创新、金融与科技竞争”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表示,当前和未来的五个挑战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偏低、资源环境约束偏紧、科技和产业革命日新月异、社会层面包容发展任务繁重。

黄奇帆认为,应对这些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激励创新,最大限度把中国这个最大规模单一市场的活力激发出来,进而打造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金融部门不能谈煤色变,要立足国情发展服务绿色转型的融资体系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我国面临着五方面的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黄奇帆还兼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还曾担任重庆市市长。论坛上,他表示当前和未来中国将面临五方面的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黄奇帆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冲击世界经济,主要发达国家货币超发,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性通货膨胀渐行渐近。国际经贸秩序深度调整,反全球化逆流时有回潮,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更多挑战。国际冲突持续升级,局势走向扑朔迷离,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越来越大。“灰犀牛”“黑天鹅”层出不穷,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压力。

二是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偏低。“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趋于下降。目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在1.25%左右。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必须达到2.7%。如果未来15年我国GDP增速达到5%左右,2.7%就意味着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54%,做到这个很难。”黄奇帆称。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偏紧。黄奇帆指出,中国在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同时,也成为资源能源消耗大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重要资源进口依赖度过高。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进大出、粗放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日益偏紧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前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转型。

四是科技和产业革命日新月异。在黄奇帆看来,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内容的数字经济,以细胞免疫、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突破和应用为代表的生物经济,以零碳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正在重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加上不断拓展的深海、深空探测,脑机协同、人机互动、虚拟和增强现实等,未来产业在不断更新迭代。如何把握机会,参与甚至是引领这些科技革命,是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应当承担的重要使命。

五是社会层面包容发展任务繁重。他举例称:“比如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再比如,我们虽然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还有大量人群的相对贫困问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要比解决绝对贫困更加复杂、困难,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短板,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

金融部门不能“谈煤色变”

应对上述挑战,黄奇帆认为,一是适时建立人民币之锚。人民币发行锚定美元绝非长久之计,一国货币应该锚定在自身GDP的含税量上,锚定在自己的国债信用上,只有如此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铸币税,“只有有了自己独立的货币锚,有了自己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才有真正自主的货币政策,国内一切金融资产的定价才有了基准。”黄奇帆表示。

二是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黄奇帆表示,前几年房地产一业独大,房价高企绑架中国经济,大量资本裹挟着银行贷款无序涌入房地产业,现在出了不少问题,这就要我们思考“房住不炒”背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来支撑。

三是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绿色金融。黄奇帆表示,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很快,但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即使将来实现了“30·60”目标了,煤电仍是一个重要补充,“所以在这个的过程中,金融部门不能谈煤色变,而是要立足国情发展服务绿色转型的融资体系。”黄奇帆称。

四是加快发展面向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黄奇帆认为,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不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但很多机构对真正的先进技术、创新的独角兽缺乏鉴别力,上一轮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这些巨头,都被外国资本投了重仓。这一轮,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和绿色经济等前沿领域,我们国内的这些机构们能否抓住机遇呢?

五是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黄奇帆表示,应该创造条件让普通职工在正常的工资收入之外有投资性收益的渠道,比如发展年金,把年金建设成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允许企业年金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于资本市场,这既为职工分享资本增值收益创造了条件,也为资本市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长期资本,一举多得。”黄奇帆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