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吃货”最爱火锅店 餐饮业有望迎“报复性消费”
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超长假期和“闭关”状态不可避免地抑制了大家的“剁手”消费。随着各行各业安全有序地推动复工复产,大家压抑许久的购买力会怎样释放呢?
火锅门店“熄火”
外卖“升温”
微博上,“疫情过后的第一件事”的话题阅读量高达4.1亿。其中,被置顶的回帖——“吃火锅”仅点赞数就超过了20.1万。可见,疫情过后,餐饮行业或将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机遇,而“火锅”则成为大家极为想念的食物。
海底捞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为持续配合防控工作,虽然中国内地门店停业的时间将会延长,但是海底捞外送业务中国内地部分城市门店将从2月15日起陆续恢复营业,分别为北京部分外送门店2月15日起恢复营业;上海部分外送门店2月16日起恢复营业;西安、深圳、南京部分外送门店2月17日起恢复营业;其他城市门店将陆续恢复营业。
记者注意到,以饿了么平台上的海底捞火锅外送(万柳店)为例,门店规定于早上10点开始营业,但往往不到中午12点界面就显示“本店已休息”。海底捞工作人员解释,“那么多天的‘闭关’,消费者对火锅的渴望已经无法按捺,再加上海底捞门店无法正常开业,所以外卖业务刚一开通或营业时间一到,消费者就火速下单。但由于订单比较集中且有外送业务的部分门店食材有限,所以如果下不了单或显示门店已打烊,就说明订单门店接餐已饱和不再接单。”
对年轻人吸引力十足的呷哺呷哺,则于2月21日在官网上对外宣布,呷哺呷哺全国门店即日起陆续恢复营业。不过,呷哺呷哺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呷哺呷哺开启惠民工程,为了消费者外卖业务一直未停歇。通过“呷哺外送”小程序,或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就能直接在线点单。
家住海淀区的张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她最爱吃呷哺呷哺火锅,平时堂食,现在只能点外卖了。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餐饮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仅在春节的7天内,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餐饮企业都在不断探索自救路径,尝试新措施。逐步恢复的外送业务既是餐饮企业营收的补充,也是消费者“报复性消费”的助手。
奶茶外卖订单增多
证明城市“复苏”
除了火锅,奶茶也是近期微博中的热词。例如,“我实在太想喝奶茶了”、“这段时间喝的最后一杯奶茶”等包含奶茶二字的话题变着花样上热搜。甚至有网友留言称,“奶茶、咖啡外卖订单增多是一座城市‘复苏’的最好证明。”
为迎接复工带来的新一波消费潮,喜茶媒体公关总监霍玮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喜茶根据防控情况、当地政府要求和商场通知,决定开店和关店数量。截至目前,400家左右的门店已经复工,超过门店总数的90%。不过,所有门店都暂停或减少了堂食服务,推动“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的服务模式。
霍玮进一步介绍,“全国范围内的微信‘喜茶GO’小程序外卖和美团外卖,均支持无接触配送,用户只需通过订单备注及电话告知等方式,引导骑手将商品放置在指定位置,以做到全程无接触。此外,自2月9日起,支付宝中的‘喜茶GO’小程序也正式上线,深圳是第一个试点城市,预计在3月份推广至更多城市。”
不过,作为热门饮品,即便打出无接触配送“组合拳”,喜茶的部分门店还是会遇到“爆单”情况。霍玮给出了喜茶的解决方案,“订单量较大时,小程序或美团平台就会根据订单制作的情况暂时关闭接单,待沉积订单减少,线上接单会再次开通。这样一来,也避免了消费者过长的等待时间。”
某杂志社工作人员王先生则将“报复性消费”付诸行动。他告诉记者,原本想在美团上订喜茶外卖,但无法下单。电话咨询客服后,得知是“爆单”所致,需要稍等再下单。随后,他“转战”星巴克,点了两个超大杯的拿铁外卖。“虽然喝不完,但实在是憋了太久。”
此外,一点点、COCO等奶茶品牌为了增加营收,也都推出了无接触配送服务。
建议消费者
保持理性消费
对于消费者“报复性消费”的行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正常消费需求被压制,可能出现“报复性消费”行为。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则希望消费者树立起“消费是为了满足现实需求”的观念,他说:“消费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购买最合适的那款商品。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有主见,尽量避免盲目地随大流、追风头,杜绝与他人攀比。”
付一夫还认为,尤其是在选择消费金融产品进行消费时,消费者务必要做到“知己知彼”。即在参与消费金融活动之前,应认真阅读相应的产品风险揭示的说明,至少可以通过互联网路径,了解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特征,尝试获取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和舆情资讯,规避被欺诈的风险。随后,还要仔细评估自身经济状况,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按时还款,并认识到违约带来的严重后果。后面一旦进入还款周期,应做好资金配置与支出规划,从而在确保自己信用记录的同时,不额外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消费稳增长的同时还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付一夫坦言,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重点应当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并加强舆论媒体等社会监督,强化对产品质量与商家经营行为的监管,以引导商家规范经营、诚信促销,同时还应完善消费者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