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 决胜贫困——广西罗城脱贫攻坚一线观察
4月初的桂北,雾锁群山,春意盎然。地处大石山区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田间地头农事正酣,扶贫车间一片忙碌。这个尚未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广大干部群众正铆足干劲,为如期实现脱贫做最后冲刺。
在怀群镇的群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桑田郁郁葱葱。在这里务工的贫困群众正把采摘下来的桑叶打包运往附近蚕房,用于喂养小蚕。
怀群社区坡静屯的贫困户罗美权去年开始在合作社务工,每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凭借这份稳定收入,罗美权家去年达到脱贫标准,顺利摘帽。
合作社经营负责人韦多说,合作社带动包括296户贫困户在内的1500多户群众种植了约6000亩桑田。合作社对生产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并对蚕茧进行统一销售,近年来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为提高种桑养蚕的综合效益,合作社鼓励群众把普通桑树换成果叶两用的新品种。贫困户覃爱娟去年刚换种了3亩果叶两用的桑树,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1亩普通桑树1年可养成600斤蚕茧,按照20元1斤的收购价,产值为1.2万元。如果换成果叶两用的品种,每亩1年可养成500斤蚕茧,还能收获3000斤桑果,按照1斤桑果2元的保底收购价,总产值可达1.6万元,增收30%以上。
韦多说,合作社把收购来的桑果加工成果汁和桑果酒,这些产品市场销路好,去年试制的2万瓶桑果酒年前就已销售一空。合作社今年投资600万元建设了深加工基地,年底建成后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促进群众增收。
肉牛养殖是罗城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在纳翁乡板阳村,润芝城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刚销售了40多头成品牛。
“活牛一斤能卖到16.5元,这批牛卖了近90万元,效益相当不错。”润芝城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祖润说。
2016年,覃祖润和村里的4名贫困户一起成立这家养殖合作社。刚起步时,他们东拼西凑的钱只够买10头牛。经过4年努力,合作社已经拥有两个牛场,大小牛存栏140多头。
“多亏扶贫的政策好,小额贷款给了30万元,村集体经济投了40万元,加上我们这几年的投入,牛存栏越来越多,今年有望达到200头。”覃祖润说。
目前,合作社带动了36户贫困户通过养牛或种植牧草增加收入。今年合作社要扩建牛舍和新建一个饲料厂,继续把养牛产业做大做强。
柑橘类水果种植是罗城发展的特色农业之一。在丰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冷库内的沃柑进行出库,这些沃柑通过生产线分拣和包装后,装车发往山东、四川、北京等地。
丰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成良说,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主要从事柑橘类水果的种植和销售。由于种植过程对农残等指标管控得当,这些水果可以销售到北方的超市和大型市场,价格相对有保障。水果大量上市时,合作社还利用自有冷库对水果进行储存和错峰销售。
“有了这些条件支撑,我们对合作农户生产的砂糖橘、沃柑提供保底收购,减少了市场波动对生产的影响。”钟成良说。
罗城县委书记蓝启章表示,经过4年持续攻坚,罗城累计有8.2万人脱贫、6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8.47%降至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