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20-06-30 11:46 的文章

【财阜·云课】罗伯特·希勒:疫情叙事下的经济趋势

       6月27日,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由北京基金小镇、中信出版集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疫情叙事下的经济趋势与投资机遇”直播中,以全新的“叙事经济学”视角探讨疫情背景下的全球经济趋势。

       本期《财阜·云课》,新华网投资者教育基地推出罗伯特·希勒的这次直播课程。以下为文字实录:

       罗伯特·希勒: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是因为我多年来都在观察,在现代经济学当中,经济学家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假设,就是人们做决策的时候是理智的,而且是一致的。但是,人的想法,包括人们对经济的看法,其实经常在改变。

       那么,为什么一般的公众想法经常会发生变化呢?这是不是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不可能理解数学模型,他们在思考经济问题的时候也不太可能做精细的计算。但是,人天生喜欢听故事,人们往往通过听别人讲故事,形成自己对经济的看法。对此,我用了一个词,叫“叙事”(Narrative),英文的叙事其实就是讲故事。

       你听了别人的叙事,听了别人的故事,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而且有的故事甚至就像病毒一样,能够大规模传播;即使不是病毒式的传播,也可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或者有一段时间,某个故事没人讲了,但是后来又重新开始流行。就像现在,全世界的人可能都在谈论新冠疫情。如果有一个好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它更有可能像病毒一样大规模传播。

       当下,这尤其重要。人的生命会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的思考、思想会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的情感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财阜·云课】罗伯特·希勒:疫情叙事下的经济趋势

 

       在接下来的幻灯片中,回顾从1871年到现在,美国股票价格的历史进程(见上图),我们就会发现,股票价格的波动很大。为什么股票价格波动这么大?仅仅是因为时不时有一些信息的发布吗?其实股票的市盈率或者企业盈利增长本身都是相对稳定的,并不像股价波动那么大。

 

【财阜·云课】罗伯特·希勒:疫情叙事下的经济趋势

 

       我非常认真地研究过的一个领域是房地产。回顾1890年到现在,美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化(见上图),我们看到,其实之前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并不是这么剧烈,只是在进入21世纪后,房地产价格波动才开始加剧。我在这里引用的都是美国的数据,但我想,中国人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

       在美国,1997年到2006年,房地产价格几乎翻倍,有的地方甚至上涨得更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是不是和当时市场上流传的很多故事有关,也就是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房子不仅仅是用来住的,还是一种投资品。

       对于汽车,我们可能不会有“今天买了一辆车,之后以更高的价格把它卖出去”的想法。但是,对于房子,我们可能都听到过某人通过投资买房赚了一大笔钱,甚至有人会说“你现在不买房子的话,以后就买不起了”;又比如,你听到一些人说“真后悔,当年要是多买几套房子该多好”。这让我想起12年前的次贷危机,其实那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像流行病的传播。

       接下来,我以埃博拉疫情为例,讨论流行病的传播曲线。我在写《叙事经济学》这本书的时候,新冠疫情还没有发生,但是现在大家都在谈论新冠疫情,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叙事。

       人们如何看待新冠疫情?它对我们的公共卫生产生了什么影响?会多大程度影响我们的投资欲望和消费欲望,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我们是否可以从当年埃博拉疫情中找到一些启示?

       我们可以看到,流行病通常会按照曲线发展,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人染病,但是很快就令人害怕地快速传播。随着疫情爆发,我们会采取措施阻止病毒传播,正如几个月前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降低了新冠疫情的传染率。当传染率下降,传染并不会突然停止,而是慢慢减缓。

       这是来自流行病学的研究。流行病学100年前就已开始发展,如今已是一门相当完善的学科,有专门的流行病学家,有相应的模型刻画流行病发展的趋势。

       在《叙事经济学》一书中,我介绍了一个基本的流行病学模型,即SIR模型,或者叫克马克-麦肯德里克流行病模型。这个模型向我们揭示了传染率和传播、康复率之间的关系。

       如果病毒发生变异,传染性可能更强,导致传染率上升并超过康复率。此时,我们会看到流行病的爆发。我们不必把传染率完全降低为零,只要使它下降到低于康复率,就可以减少感染者的数量,我们就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我们看到感染人数下降或者消失。但是,疾病可能会再次爆发。随着经济重启,企业复工,导致了新冠病毒复燃,导致传染率上升,感染人数也会增多。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疫情发展的一些趋势。

       一些经济活动和流行病有着共同的特点。流行病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病毒总是超出我们的认知,故事的变化也一样。

       比如一些具有传播性的故事突然传播开来,导致股市的变化。比如新冠病毒,几个月前我们还都没有听说过,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都很担忧。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股票市场一开始出现了波动,但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解释的不断变化,股市波动趋势也在变化。

       刚开始,我们看到人们蜂拥至医院,医院床位不够,甚至有病人躺在走廊里,这样的故事让人们非常担忧和害怕,使得股票市场出现了危机,大幅下滑。当我们听到新的故事,如美联储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措施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时,情况发生了逆转。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股价在一个月之内下降了1/3,然后又迅速反弹。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股市波动背后的叙事。

       如果你看一下《叙事经济学》,就会发现,通过对报纸、杂志进行数字搜索,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其实来源于当时人们在讲什么样的故事。公众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数学家,他们只是在讲故事和传播故事。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它能够反映叙事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流行病可以很慢地发生,也可以很快地发生,但是我要给大家讲的是19世纪发生的慢“流行病”,这涉及到公众对心理学的关注。在英语中,心理学这个词在18世纪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后来,信心、情感、恐慌等心理学词汇开始出现。19世纪中期,人们开始用恐慌来解释经济危机。比如1837年也出现了金融危机,那是一场非常严重的危机,但在当时并没有被称为恐慌。后来,我们把1837年的经济危机称作恐慌,1857年还出现了一次恐慌。在发生此类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会讲很多极具传播力的故事。美国1907年发生了一次危机,当时就开始筹备央行,即美联储。现在,央行是我们关注的主要故事,也就是我们如何通过央行的措施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关注美联储在市场上的实际动作,更要关注它背后的故事。

       书中还有很多内容,但很难在短时间内讲清楚。我想告诉大家一些基本想法,比如新冠疫情,使全世界都非常震惊,尤其是西方国家因为自满而毫无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的自满完全被疫情叙事击破了。

       经济学家如果不关注这些叙事,会错过影响经济的很多关键因素,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