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1-08-26 14:50 的文章

沈国舫院士:学习塞罕坝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习近平总书记8月23日下午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我们向塞罕坝学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学习塞罕坝人的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还要学习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这种科学精神表现为对塞罕坝地区宜林的科学判断;对塞罕坝造林主要树种的选择决策;对适宜于当地的造林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探索,还有与时俱进的管理和技术革新。科学态度是塞罕坝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沈国舫说。

学习推广塞罕坝经验要注意些什么?沈国舫指出,要学习塞罕坝这个典型的精神实质,而不是简单模仿。塞罕坝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人文环境,全国其他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很复杂。塞罕坝不可能简单复制。

“要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林。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是一种方式,断续的连片也是一种方式,是可行的。适于发展连片大面积人工林的自然地理条件已不可多得。要把重点放在提升和发展现有的国营林场上。”沈国舫认为。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全国已经建立起了4000多个国营林场,还有大面积的国有林区。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既是生态意义上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

“应参照塞罕坝林场发展中的实践和经验,提高国营林场的生态理念和发展理念,解决他们发展中的困难,为他们的健康发展给予财政上、制度上、政策上的必要支持,引导他们走上塞罕坝型的发展道路,这将取得更好的效果。”沈国舫说。

沈国舫指出,实际上,我国已经取得重大绿化造林业绩的林场(林业局)还有好几个。诸如,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的双百万亩人工林;北京市以“绿化西山”为引领的山区绿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面积人工林在维持该地区良好生态状况的同时,支撑了全国木材生产的几乎半壁江山。“他们的成就和经验也值得重视。”他说。

“要宣传科学造林育林护林知识。‘一刀切’的禁伐并不是科学的态度,要为科学合理的伐木和森林采伐正名。乱砍滥伐、过度采伐是有害的,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科学合理的采伐包括抚育伐、卫生伐,是科学经营森林的必要手段。合理的采伐不会破坏生态,还能增加国家财富和民众就业。”沈国舫特别提到,塞罕坝林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进行合理的森林采伐,但并没有影响它发展成为“绿色明珠”,这本身就有典范意义。

“塞罕坝林场是我国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一个先进典型,像它这样的虽然事迹没有那么突出,还有一大批。这就是中国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的主要基础。”沈国舫坚定地说。